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花开富贵真国色盛世牡丹别样红张锡武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可以治愈的么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529/6288655.html

花中之王

三代情缘

国之花魁

张锡武、爱女张静“牡丹张”家族与“国之花魁”的两世情缘

牡丹花开自芳华,

娇艳欲滴群芳妒。

不闻武帝争芳会,

一去洛阳更绝春。

—墨语题

著名国画家“牡丹张”张锡武

张锡武,字青松,年生,河北省河间县人。历任天津美术工作室、天津美术出版社编辑,天津杨柳青画社副社长、总编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老年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天津国画研究所副所长。擅长中国花鸟画和杨柳青民间年画。作品有《淀上渔歌》、《木兰从*》、《李时珍问药图》等入选全国美展。出版有《张锡武画选》、《写意牡丹画法》、《牡丹的画法》等。作品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特的绘画风格,蜚声画坛。特别是他的牡丹画,多用小写意画法,形神兼备,在津门画界中享有"牡丹张"的美誉。他多次接受电视台采访。天津电视台做过多期专题节目。其作品多次在全国报刊杂志上发表,介绍他在绘画艺术方面的成就。

人们只知道“牡丹张”却不知道张老先生还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抗日老战士。18岁入*并参加革命工作,解放后进城当了干部,先后在市文联、市美术工作室、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和天津杨柳青画社担任编辑、专业画家和领导职务,创作了大量颇有影响的年画、连环画、中国画等。抗战时期,河间处于半游击区,一腔爱国热情的张锡武毅然参加“青救会”,充分发挥美术特长,为抗日宣传品作插图,积极宣传抗日。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今年获得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年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

年荣获“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

张锡武老先生与爱女花鸟画家张静女士

张锡武自幼受擅画花鸟画的父亲影响,渐渐对绘画产生兴趣。一部《芥子园画谱》,使他学会了梅、兰、竹、菊、山水和人物的画法。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博采众长,独辟蹊径,自成一格。尤为难得的是,如今的张先生年届耄耋,仍精神矍铄,每日笔耕不辍,更执着于变法求新,令人敬仰。

牡丹花开自芳华,

娇艳欲滴群芳妒。

不闻武帝争芳会,

一去洛阳更绝春。

张锡武是如何与牡丹结缘的呢?故事要从年画之乡苏州桃花坞说起,有一次到年画之乡苏州桃花坞采编年画稿,偶然翻看一本以牡丹为题材的摄影挂历时,一下子就被那些姹紫嫣红的漂亮花卉迷住了;不久到牡丹之乡洛阳采风,正赶上牡丹节,目睹了王城公园人多、花美的热闹景象。牡丹雍容华贵,丰腴饱满,以其姿、香、色、韵之美,为历代文人骚客吟咏抒怀,也被平民百姓视做幸福美满、富贵祥和的象征。由此他受到启示:既然中国人喜欢牡丹花,也一定会喜欢牡丹画,我何不专工牡丹,用美好的东西愉悦和感染大家呢?从那时起,张锡武便一门心思钻到牡丹中,寻找历代牡丹高手的作品,从明代的陈白阳,到近代的任伯年、吴昌硕、王雪涛,逐一拿来研究、临摹,博采众家之长,探索自家风范。比如任伯年的牡丹,花头和叶子水份充足,显得十分滋润;吴昌硕以书入画,笔墨线条功夫颇深,用笔用墨厚重苍劲;而王雪涛善于处理浓淡关系,以重托浅,立体感强……经过反复临摹、对比、吸收、消化,张锡武将前人的东西拿来,融会贯通,为已所用,逐渐找到了入门的途径。当时,他在杨柳青画社公务繁忙,画画只能利用业余时间。而一旦爱上牡丹,便像走火入魔一般,画不好,寝食难安;画好了,则神清气爽。张锡武认为,古人画牡丹,今人也画牡丹,我们如何创新和突破呢?要突破前人,突破传统,在表现手法上就要“不择手段”:“清代的扬州八怪,‘怪’在何处?个性化,与众不同而已。郑板桥的竹子,怪吗?一点也不怪,只是他们的艺术思想和行为有些离经叛道罢了。中国画讲究留白,“计白当黑”,为何不能像西画那样,让画面构图更充盈饱满呢?所以,张锡武首先吸收了西画的构图方式,背景不留白,而是将花卉与山水结合起来,浓重的背景说它是花也行,山石也行,虚实相间,浓淡相宜,烘托了画面主体的牡丹,使之更有层次感和体积感。

其次,将大写意与小写意结合起来,花头、花蕊用小写意,叶子用大写意,以区别传统花鸟画的表现手法;同时,又借鉴齐白石的画法,以墨画叶,避免了“红花绿叶”的俗艳之气。

第三,将国画与水粉结合起来。有人认为,中国画讲究色彩透明、淡雅,最高境界是用墨;张锡武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仅大量敷彩,而且连水粉颜料都用上了。为什么?“在雅俗之间,我选择了雅俗共赏。他在画社多年,吸收民间美术的元素较多,故而有意让画面色彩鲜艳一些、漂亮一些,不仅是雍容华贵的牡丹这一特定题材的需要,老百姓也喜欢。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这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一首吟咏牡丹的佳句,一个“动”字,画出牡丹的天香国色与勾*摄魄的无穷魅力。《风中牡丹》是张锡武的代表作之一,生动表现了漫漫*沙中牡丹摇曳生姿的景象,画家用赭石、胭脂和墨表现风中之叶,花蕊、花瓣也在风力的作用下产生了一种动态美。《夜中牡丹》用一种幽然的色调和光感来表现月光下白牡丹的风姿,题跋引用了一首唐诗,以拟人的手法,营造出一种“佳人淡妆罢,无语倚朱栏”的优雅意境。《雨中牡丹》更是以大胆恣肆的笔法,以斜扫整个画面的雨丝渲染出环境的恶劣;而无奈低垂的花头、花叶并未在大雨的摧残中支离破碎,显示出顽强的生命意志。当雨过天晴,一道彩虹辉映天际时,劫后余生的牡丹无疑会开得更娇艳。

静观默察看牡丹要抓住牡丹的特点和神韵,就必须到生活中去。俗话说:“谷雨三朝看牡丹”,每年谷雨时节,张锡武都要先到洛阳,后去菏泽,一头钻进花田,静观默察,对景写生,通过观察,构图一系列训练才可以真正画好牡丹,生动的表现出牡丹的不同姿态,花叶的生长趋势,活灵活现的牡丹才能被表达出来。从花头、叶子、根茎等局部入手,研究其形状、颜色和姿态;后又研究其在不同光线和气候下的不同生存状态。如一般牡丹谷雨之后三天开花,名贵的如姚*、魏紫、豆绿、夜光白等,则开得较晚。他不仅白天写生,晚上也不放弃。因为他观察到,牡丹白天盛开,夜间则呈现出一种“休眠”状态,花瓣会自动合起来。所以“夜牡丹”别有一番风韵。除了观察“夜牡丹”,张锡武还着力表现不同气候条件下牡丹的姿态和动势。因为春天气候复杂多变,风、雨、雪随时可能光顾大地;别人的牡丹都是静止的,他则要让牡丹“动”起来,所以就尝试画“风牡丹”,把它视若一位舞蹈演员,化上妆,端坐时很美,舞动起来更美。还有雨中牡丹,雨滴落在花瓣上,有如“大珠小珠落玉盘”,晶莹剔透,生机盎然……所有这些,不到实地观察,不看真东西,是想象不出、也感受不到的。

“画到老,学到老,艺无止境”,是张锡武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变则生,不变则亡。齐白石六十变法,李苦禅八十四还思变,真正的艺术家都是这样的。正如杨德树写我的一篇文章中说的,变法无衰年。但说来容易做来难。首先是否定自己。变法出新,一旦通不过,自己看不惯,观众也看不惯,这是一个痛苦的嬗变过程。至于怎么变,我现在的牡丹丰腴艳丽,今后想另辟蹊径,从淡雅的方面、简练的方面尝试,返朴归真。我的体会,画画就像表演杂技,钢丝走得好,顶坛子不行;牡丹画得好,人物禽鸟不行。所以还得临古人的画。古人怎么画人物和禽鸟,通过临摹、练习,已经慢慢找到感觉了。”

做为一位经历了中国社会大变迁的老艺术家,张锡武对当前文艺界的某些现状颇多微词。“比如艺术的市场化。不怕市场化。国外也有市场。问题是我们的市场不规范、不成熟。艺术品拍卖市场,有些当代画家的画价,比古人的都贵,可能吗?古人的画,除了艺术价值外,还有历史的和文物的价值嘛!演出市场也是。过去的演员比一般人收入高些而已,现在邪乎了,连私人飞机都开上了,在公共场合出现时,保镖、助理前呼后拥,正常吗?社会浮躁,文艺界浮躁,为何?因为‘道’缺失了。我经常出门,一看庙是新修的,里边的塑像也好,壁画也好,哪有一点艺术性?只是为了旅游、赚钱而已。这种心态要不得!”

对文艺界的门户之见、文人相轻问题,张锡武主张,一个画家,作画先做人。每个画家都有自己擅长的题材和风格,各有千秋。所以要形成合力,而不要相互拆台、相互排斥。一个人再有成就,也不过是沧海一粟。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总是春。

张锡武还认为,画家不能总是闷头作画。毕竟,一个画家的精力是有限的,认识水平也是有限的,画着画着,就上不去了;并非技术上不去,是艺术修养上不去了。就像一盆花,第一天开得很漂亮,第二天开得很漂亮,第三天却打蔫了,因为营养达不到了。怎么办?换盆,换土,施肥,才会起死回生。画画也是这个道理。曾有人问孙其峰:画到何时就算画好了?孙其峰答:你画废的纸,码起来与你一样高,就差不多了!“当然,他指的是作画的数量,画家除了勤奋外,还要有悟性,涉猎也要尽可能广泛。听听音乐,看看戏,看看展览,思路和眼界开阔了,认识提高了,艺术自然会有提高和升华。

令人惊异的是,耄耋之年的张锡武至今思想不老,观念不老,一点也不落后于时代。几乎天天上网,还有自己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