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彩陶文化与华夏文明起源
■ 甘肃敦煌莫高窟九层楼
■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陶
■甘肃武威白塔寺凉州会盟雕塑
西北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段小强
探索甘肃是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的问题,对弘扬该地区优秀传统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意义重大。 华夏文明融汇多源头古老文化
我们所说的华夏文明,可以理解为中国文明和中华文化,它涵盖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文化财富。华夏文明的起源虽然是多元一体的结构,但各个地方文明进程的内容与方式并不相同,文明化的时间也有先后。以中国史前文化之繁盛,华夏文明的起源可以到新石器时代去追寻,那时在中国大地就已形成一种“重瓣花朵”式的格局,中原区好比是花心,*河、长江流域的其他各区好比是内圈的花瓣,围绕这个圈子以外的各文化区则是外圈的花瓣。华夏文明融汇了多源头的古老文化,并最终形成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格局。
甘肃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是目前发现的西北地区最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其后的马家窑文化和齐家文化的交替,恰好与中原地区(河南、山西、陕西)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交替一致,在出现时间上大体相同,在文化性质上也比较接近。它们可能属于同一个范畴,却各自具有一些地方性特征。 彩陶文化见证文明发展
陶器是代表人类文明起源时期的重要物质创造。甘肃陶器,尤其甘肃彩陶的发展脉络,是判断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之一。甘肃彩陶从距今8000年前的大地湾一期文化起,经师赵村一期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直至辛店文化、沙井文化,时间跨度长达5000多年,其经历了产生、兴起、繁盛、衰退的发展阶段,构成了一部完整的彩陶发展史。
甘肃地区是世界上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大地湾一期文化是我国彩陶最早源起的文化,与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含有彩陶的西亚两河流域的彩陶出现年代大致相当,这表明甘肃地区不仅是中国,而且是
世界上最早产生彩陶的区域之一。
甘肃彩陶文化具有自己独立的发
展体系。从空间上看,遍布于陇原大地
的各个角落,呈现出由东南向西北推进的趋势;从时间上看,从距今8000年的大地湾一期文化一直延续到约2500年前的沙井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立的发展体系与特色,是中国唯一没有中断的彩陶文化。
甘肃彩陶刻画符号是华夏文明起源的重要象征。大地湾一期出土的彩陶上出现的彩绘符号,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中国最早的类似于文字的符号。这些极具象征意义的符号被陇原大地的史前先民前后使用了4000年之久,并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对研究我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
甘肃彩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之一。其图案集中展示了我国史前文化富有艺术性的创造成果,对中国后来的纺织刺绣图案、瓷器玉器图案和建筑刻画图案均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彩陶造型也对后来青铜器的造型,金属铸造和瓷器、雕塑、紫砂壶的造型艺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甘肃彩陶起源时间早、延续时代长、分布面积广、出土数量多,造型独特、色彩瑰丽、发展脉络清晰,特别是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大气磅礴,达到了“彩陶艺术的巅峰”,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灿烂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