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贾宝玉一梦醒来,两个女人不见了 [复制链接]

1#
拉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190501/7107858.html

当贾宝玉梦醒的时候,两个女人不见了。

这两个女人就是《红楼梦》中受过贾宝玉“甘露”的两个“芙蓉女”。

人生有一大喜事叫做:“久旱逢甘霖”。

这句话也有些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感觉,还隐藏着一种期盼和思念,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都是缘分惹得祸。

《红楼梦》中有两大事件与“甘露”有关,都是最需要甘露的时候贾宝玉出现了,给了两个“芙蓉女”甘露,如梦如幻,谱写了一生最辉煌的灌溉杰作。

第一件就是林黛玉幻化成仙之前,贾宝玉日以甘露滋润。

第二件就是晴雯临死前,喝到了贾宝玉倒的茶,犹如品甘露。

很多人形象地将林黛玉和晴雯比喻成芙蓉,一个是水芙蓉,一个是木芙蓉。

为何说林黛玉是水芙蓉,水芙蓉生长在旷野的地方,喜欢水,林黛玉起初就在西方灵河三生石旁,很符合水芙蓉的环境,芙蓉在一定意义上也指代漂亮的女性,尤其是美女的脸,微风徐来,芙蓉向脸两边开,美不胜收。

何况林黛玉喜欢留着残荷听雨声,对芙蓉情有独钟。所以形象地称为芙蓉很有意蕴,也具浪漫,符合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为什么说晴雯是木芙蓉,晴雯是林黛玉的影子。

晴雯符合木芙蓉花大色丽的特点,一日三变也符合晴雯爱打扮的风格。

晴雯老把自己收拾得很时尚,也很耀眼,还留着葱管一样的指甲,很有观赏性,并且她有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点,没有效仿袭人和贾宝玉下雨。

说成木芙蓉再也合适不过,何况自己也说过,她就是专门管这些芙蓉花的花神。

贾宝玉给林黛玉的“甘露”。

《红楼梦》第一回写贾宝玉施以甘露给林黛玉,说贾宝玉看见那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棵绦珠仙草,十分娇娜可爱,日以甘露灌溉,这珠草始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甘露滋养,遂脱了草木之胎,幻化人形,修了个女体,就是后来的林黛玉。

林黛玉在贾府初见贾宝玉时,似曾相识,好像在那里见过,这时脂砚斋写道:“想必是在那灵河三生石畔见过”,这就更加肯定了所谓的“木石之盟”。

也可以这样理解,如果没有贾宝玉的甘露,林黛玉也就不可能修成女体,这是个因果关系,因为有了那么一段前世之缘,才有了后来的爱恨缠绵。

林黛玉还泪也就有了根据,下凡也就理所当然,泪尽而亡也就在所难免。都是贾宝玉惹的祸。

贾宝玉给晴雯的“甘露”。

晴雯是个下人,和林黛玉不能比,但是这个女人也比较清高,不是个随便的人。

长得和林黛玉一样勾魂,具有魔性,身材婀娜,尤其是甩蛇腰,更加妩媚,让很多的下人都羡慕,可惜这个丫环脾气不好,直来直去,太有个性,最终落了个不好的下场。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以后,晴雯被王夫人认为是眼中刺,在晴雯病重不进米面之时,被王夫人赶出了大观园,从此一蹶不振,病入膏肓。

贾宝玉看了晴雯一次,去的时候,晴雯在很破旧的地方躺着,口渴难忍,且没有人给倒水,贾宝玉一到,晴雯就让他给自己倒茶水喝。

贾宝玉看着落魄的样子和茶具茶叶,突然觉得晴雯的确处在了生活的边缘,便洗了几次大碗,倒上苦涩的茶水,尝了一口,这哪是茶,晴雯说这就是茶,喝了起来,书中说晴雯犹如品甘露。

这一次见面是最后一次,有很多缠绵的语言,这里就不说了,总之晴雯的死,最后的甘露,一切都是贾宝玉惹得祸,晴雯赶出去的理由也是怕勾引晴雯,如果晴雯真是随便的人,自己也说了,早就生米做成了熟饭。

这两个女人对于贾宝玉来说很重要。

一个代表上层女性,一个代表下层女性。

也表明了贾宝玉和女人最后的结局,贾宝玉祭祀晴雯,林黛玉临死的时候都没有见贾宝玉,其实作者写这些都是有原因的,因为晴雯的死映射了林黛玉的死,也侧面反映了贾宝玉送终林黛玉的场面是凄惨的。是依依不舍的,是含情脉脉的,是悲凉的。

曹雪芹一贯喜欢合体写法,就是将两个事物分开写,最后合二为一。

晴雯和林黛玉也算是一个合体,都是封建礼教下追求个性的女子,都是有原则的女性,比较痴情,也敢于斗争,可惜贾宝玉生活在温柔乡里,受封建礼教和家长的束缚,救不了晴雯,也给不了林黛玉爱情和结局。

这一切都和梦一样,直到后来贾宝玉一梦醒来,想通了,出家了,两个女人不见了。

大地一片白茫茫真干净。空空如也,玉石俱焚,扇子也被撕碎了,心也碎了,玉也丢了,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