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红尘随笔吴言详深山古院藏春秋 [复制链接]

1#
皮肤白癜风名家治疗 https://m-mip.39.net/nk/mipso_4632309.html

深山古院藏春秋

吴言祥

清风满袖晴日好,溪水无弦天然琴。

深山古院藏春秋,画梁雕窗见古人。

怕啥最易招啥。

昨晚还计划五?一节把几天的疲惫给睡过来,却忘记关手机。清晨五点我睡意犹浓,就接到驴友王星来电:“老吴,五?一到哪个地方逛逛?办公室坐久了,人都生锈了。”

我讨厌打扰我睡觉的人,于是呓语般不怀好意的说:“天下名山大川,哪不能去呀?想吃去袁家村,想登山北有华山,南有*山。想清心可以去武当山,青城山。想购物去北上广深。”

老王本来不是省油的人,强人所难的事他没有少干。

他提高嗓门:“我就知道你没有起床,我车停你楼下了,给你五分钟。”

交上这样的朋友,你得认栽。

起床下楼一看,原来不止他一家人,还有两个小车也坐满他人呢。同他们简单沟通了一下,原来,他们是想要环境安静、优美、视野宽阔、有乡村生活气息的地方放松放松。

难得他们想到我,我想都没想就带他们到了郧西县上津镇吴家沟村。

不到八点,车子拐过一个山角,在一个院落道场上,我叫停车。

明清古院

大家下车后,当下被眼前一面古墙吸引了。

古老的砖墙,有四五米高。主门是石雕作框,门方、门槛、门凳是用青石雕成的。门虚开着,走进一看,是一重天井,对面是木雕的门窗,鱼虫花鸟栩栩如生。透过门窗看去,只见夯筑的院墙坍塌不少,给人一种败落的压抑感。在院子四处走走,没人在家,出来道场边一看,下边田里有几个老人在干着农活。

显然大家对这个院落产生了好奇心,叽叽喳喳开始议论这个院子。

王星性子急,知道自己一时半会儿也看不出啥名堂,就要我给大家讲讲。他知道我对这个地方一定是熟悉的。

当仁不让,我从来不在老友面前卖关子:

“这是一个明清时期典型的徽派建筑。当时的徽派建筑有五大特色,一是高墙深院小窗户,二是飞檐翘角砖雕门楼,三是天地相连大天井,四是砖雕木雕石雕巧布局,五是外墙灰白无彩色。

安徽明清出商人,茶商、盐商、药材商都是要货通南北的。为了家人安全,他们家族的院落一般都采用高墙深院小窗户,防贼防盗防土匪。他们有钱,有文化,所以要以木石砖雕,来传承家族的精神,同时彰显自己家族实力。他们是商人,信风水,因此他们的院落一般要用五岳朝天、四水归堂布局,大院子有几重天井,讲究四水归堂,水在五行中为财,寓意四方来财。

这家院子最早的主人姓汪名盛如,因乾隆二十四年太湖老家水灾频发,兄弟三人外出谋生,一路至此,见此地风水宜居,便落户开枝散叶。后人中在清嘉庆年间出了一名千总,后山有碑为证。汪氏一宗最讲究天下汪氏一家亲,是一个能抱团发展的家族。家训也极严,此家祠堂为忠武堂,以忠孝尚武为训。若非几经兵乱,你们将看到的是画梁雕栋,美仑美央的古民居。”

大家好奇心立即被激发起来了,有人问:“你说这风水是不是非常好呢?”

“我们刚过来的那个山嘴叫青龙嘴,青龙嘴边那棵合围粗的再生古树叫公孙树,与公孙树相对的是国槐。此院坐西朝东,酉山卯向,大门对面那个山形似元宝,叫官帽山。在那山顶四顾,你们会发现此是九龙捧珠之阳宅。这种地方一般会出大富大贵的人。”

王星是商人,一听这个就来精神了。忙问:“现在出了啥人物没有?”

我问他:“刘合炳、刘合喜、刘合平、刘合*四兄弟算不算?”

他惊讶地问:“只听说他们老家在上津,原来在这长大的呀!这是个好地方。我们要好好看看,说不一定也能当个亿万富翁啥地。这院子要是能修复,也是功德无量。”

趁大家屋前屋后的乱转时,我找到一户姓汪的农民,请他帮我们做顿早餐。刚才听到有人肚子咕咕叫声了,才想起来我们还没有吃早餐。

茶园风光

吃过早餐,稍作休息。

有了这个古院落的惊艳,大家对下一个地方更期待了。

是上天的眷顾,今天气格外的好。前几天的春雨,滋养了山野的灵气。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缠绵至天际,时现龙腾虎踞之势。林木森森,处处鸟语花香。

站在山巅之上,俯视山下。上津古城尽在眼底,金钱河水滨城而过。对面石庙村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格外抢眼。铁箍岭高耸在众山之上,有如天柱。突然,有人发现了眼前的层层梯田,原来是新开的茶园,连坡接岭,曲曲环环,仿佛是展开的一幅山水画卷。

如果说刚才远景那是大气,开拓人的胸襟,那么现在的茶园,更让人愿意去品味。它展示的是人的创业精神,是对乡村生活的构造,是对未来的一种期待。

面对此情此景,大家手舞足蹈,指点江山,立刻融入了这种生活情趣之中。茶树上的新芽,娇嫩碧绿,惹人手痒,每个采了一把攒手中,以为自己收获满满,有人就提议,我们去村上茶场去炒茶品茗。

同行的一名女士心细,若有所思的问道:“这茶最贵卖多少钱一斤?”

我说:“清明节前的茶卖元呢!”

她眯起小眼睛:“你咋知道?”

“我在吴农沟驻村扶贫都三年了,这个我真的知道。”

她一嘟腮:“那你请我们喝茶是不是可以不要钱呀。”

我郑重的说:“这个不可以,得给钱。工作纪律是红线!”

“你好抠门,不就一杯茶嘛,你掏钱请我们品一下,不行吗?”

话锋一转,我就中枪受伤了,高手真是在民间,民间高手在女士。

创业情怀

我知趣地诚心邀请各位同行的好友去喝茶。

我对这里的茶情有独钟。这里的茶,受土质、气候及种植方式的影响,口感醇和,清香回甜,与江南绿茶大有不同。

我们驱车来到茶场,正好老板汪礼波在茶场指导农户采茶、制茶。见到我们忙让进接待室,让文员给我们泡茶。嫩*的茶叶,在玻璃杯中翻滚几下,一缕缕清香袅袅而来,淡淡簿雾,浮在杯口,缭绕不散。

大家坐在一起,同老板汪礼波畅侃茶文化。

边喝边聊,气氛很融洽。王星这个动辄炮轰别人的家伙,却对汪礼波心生敬意。连说了三个了不起!

在这个深山掩映下的茶场及合作社自年10月全面开工建设以来,己发展基地亩,直接吸纳留守妇女及有劳动能力的留守老人参与劳务达两百人,人均年收入提高五千元,签订长期劳务合同的贫困户有五十人,保证了他们收入的稳定性。年到年带动贫困户50户,20户收入年均到达元;年带动30户贫困户,收入达到元,人均收入达到元;年仅第一季带动贫困户35户收入达到元,人均收入元,涉及上津镇吴家沟、十八盘,槐树及香口孟川村的部分贫困户人,其中五户收入达到0元。

有产业就有家,就有致富希望。三十左右的汪老板,大学毕业后,倾心带领乡亲致富,终于有了看得见的效果。

真正让王星心生敬意的是汪老板的梦想:

未来将把我们村打造成上津以茶文化为中心的乡村生态旅游景区,为上津古城旅游做空间延伸。融合生态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科技示范农业,用产业振兴乡村,为子孙留住乡愁。一是把茶园管好,做出好茶;二是做生态观光农业,让来客看得舒服,玩得开心,三是修复自己汪家老宅,打造民居。最后形成一个生态观光旅游村。为上津古城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更大的时空,为旅客提供多样性乡村游服务。

王星象发现新大陆一样,原来汪礼波就是汪家老宅的后人,一个有创业情怀的年轻人。当下号召我们每下人买两斤茶叶,支持茶场的销售,否则不准走人。

驴友们关上塞满茶叶的后备箱,开车向湖北关奔去。受到汪礼波创业情怀的感染,一路上兴犹未尽的讨论着吴家沟乡村游的发展,俨然是设想自家后花园。

作者简介

吴言祥:男,年3月生于湖北郧西。湖北省书协协会会员,郧西作协、诗协会员,中国武当三天门悟性功传人,武当三丰太极传人。

倾诉红尘的流离,遣散岁月的慵懒

枕月听梅ID:gh_dcab63ee

主编:陈玲

原创首发散文、诗歌、小说、评论

发稿者加梅轩飘雪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