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古代军制中规定的18种正规兵器 [复制链接]

1#

中国古代史上,中国的冷兵器可谓是品种繁多,眼花缭乱,虽有中国18般武器之说,但是真个数起来,中国的武器何止百种,不管是从常规武器,特殊武器,暗器,绿林武器来看,这比同时代的欧洲的不管是罗马*团还是十子*,还是哥特骑士,条顿骑士,圣约瀚骑士团等等,任何*事集团都无法比拟的。再者,当时中国的冶炼技术和制弩技术远远比中世纪的欧洲要先进得多,这里鄙人就凭着平时积累的关于冷兵器的一点点知识,向在座的各位英雄好汉,江湖豪杰述说一下。所谓18般兵器之说,应该是只限于中国古代*制中规定的18种正规兵器。

1、刀:一侧开刃,以劈砍为主的武器,历代不管是*队还是绿林好汉都用,大批流行于汉朝的环首刀(就是这刀赶走了匈奴,构成了横扫欧洲的“上帝之鞭”),刀有较多种类,如腰刀,柳叶刀,环刀,朴刀,还有一些武将所爱的骑在马上使的大型刀。

2、剑:两刃,在欧洲剑和刀是没有区别的,它们都是一个单词,中国的剑的历史很久,可以追溯到商朝以前,大批装备部队是在东周时期,特别是秦朝的剑,长达1.2米以上,为的就是在战车上发展更大的杀伤(当时只有赵国是以骑兵为主,大多国家仍是以战车为主战兵),后来由于刀的盛行,在*队里逐渐代替了剑,因为剑的工艺复杂且在当时远没有戈、戟、枪、矛等便宜使用,剑逐渐成为将*的武器或者是装饰。

3、矛:中国古代一种用于直刺和扎挑的长柄格斗兵器。矛是古代*队中大量装备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冷兵器之一。它与戈、戟、殳、弓、矢并列为“五兵”。春秋时期的矛,按其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周礼》考工记对其规格的记述,步兵用的酋矛为4.5米,战车士兵用的九矛为5.4米。有的书上也说矛=枪,但是从一些小说和文献来看,把矛和枪完全归于一体恐怕是不对的。矛最长时长达5.4米的,主要是用于车战的,车战时代,两阵相对极远,非长兵不能及;故利用枪矛以为进攻之具,而佐之箭弩。至马战时代,矛已然太长,不免有周转不灵之病,所以用矛已不如用枪的多了。后演变出马槊,短矛和标枪(投矛)叫枞。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如,蛇矛,刺矛等。

4、枪:由枪头、枪缨、枪杆和枪镰等组成。是一种在长柄上装有锐利尖头的兵械。枪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原始的长枪仅仅将木棒头削尖就是了。汉时的枪与矛的形制相似,多以长木杆或竹竿为杆,装上锐枪枪头,配以枪缨即制成。不同用途的长枪其长度各不相等。用于车战、骑战的枪显长,用于步战的枪显短,用于守城御寨的枪显长,用于进攻的枪则短。长枪可达八米之余,短枪可为一点三米之多。枪的种类很多。以宋、明两代为最盛,创造了式样繁多、用途各异的枪,广泛用于步兵和骑兵。枪有许多种,绿沉枪,鸦角抢,虎头枪,提卢抢,还有宋朝为抵抗北方游牧民族入侵的倒马枪,钩镰枪等。新中国成立后,枪术被列为正式武术比赛项目。

5、戈:中国的特色兵器,它和古埃及的镰头剑一样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民族兵器。但是实话实说,戈并不是杀伤很强的武器,戈的种类繁多,从夏朝倒汉朝都一直在流行,到隋唐基本绝迹。戈是中国的老兵器,因为是横刃,所以以钩,啄,挥,推为主。

6、戟:戟是矛和戈或者是枪和刀的合体,它的杀伤力是很强的,既可以像矛一样刺击,也可以像戈和刀一样钩,挥和劈砍。在欧洲,戟的装备和中国是不同的,欧洲中世纪以装备步兵为住,而中国早在上古时期就大批装备部队,到中古已经从步兵到骑兵了,步兵则以轻便的长枪代替。中国的戟主要分3种,一种是最老的戈戟,这种种类最多,装备最广,也是最先淘汰的;二是南北朝出现的门戟;另有青龙戟、手戟、方天画戟等。

7、斧钺:大者为钺,小者为斧。钺在实战中使用的时间不长,估计很多朋友都不知道,它在夏商西周是战车上的具有巨大威慑的重武器,也是天子的武器,后来由于太过笨重被淘汰了,从此后钺只能作为礼仪武器。而斧的发展就比大头的钺幸运得多,中国历代都有人使用斧,不管是大唐开国元勋程咬金用的宣花车轮大斧,还是绿林中梁山好汉李逵用的板斧,可以马上的大斧,也可为双手拿的板斧,种类很多。斧的杀伤很强,属于重兵器,以劈砍为主。

8、弓弩:这个不必多说,我只说一句,那就是中国的古代远程杀伤兵器一直比外国的厉害得多。

9、鞭:大家可别搞错了,这个鞭可不是软行像绳子一样的鞭子,我们所说的鞭是一种以劈,扫,捅等为住的像铁棍一样的兵器。鞭就像钢铁做成的竹节,所以又叫竹节钢鞭。鞭是对付比锁子甲更坚固的盔甲所产生的兵器,并可以一举打碎护心镜,威力极大。属于重武器。

10、锏:和鞭一样是破甲的武器,不同的是锏有3~4条刃,所以有三楞锏或四楞锏之说,通常锏比鞭轻,但是杀伤比鞭大,破甲力比鞭小。历代武将都是以枪或者戟为助战武器,而背上就背着2根锏作为铺助武器,出其不意地给敌人致命杀伤,所以有“杀手锏”之说。

11、叉:这不必我说了吧,就是三叉戟,中国也有马叉,九股叉,托天叉等许多种。和枪一样是以刺为主,不同的是叉的杀伤范围大,能有制约敌方武器的效果。

12、挝:笔挝亦为古兵杖之一,形式奇特,长一丈三尺,柄端安一大拳,拳握一笔,纯以铁制,其重量不亚於斧钺,旧式仪仗中常见。大约赤始於周秦之世,器重无锋,专以猛攻见长,毫不含蓄,力弱之人,决不宜用笔挝。非猛勇之将,不得其用。现在使用或者知道的寥若晨星,古法失传。像锥铛之法,大概是脱胎于此,略能想象一下。

13、棍棒:最基本的武器,也是古代最实惠的防身武器。从棍来看,有乌有棍,齐眉棍,盘龙棍之说,从棒类看有哨棒,铁箍棒等总之棍棒可以混为一类。其他还有双节、三节棍等。个中高手数不胜数。

14。镗:重威力武器,隋朝已有,由枪发展而来的,茅元仪《武备志》载:“此器自有倭时始用,在闽、粤、川、贵、云、湖皆旧有之,而制不同”。镗长而重,多为力大身高者使用。《隋唐演义》中说,天下第二猛将宇文成都和第六猛将伍天锡分别是用的镏金镗和混金镗,都重达斤以上,虽然小说夸张了点,但是真个一镗砸下来,戴着头盔也能把天灵盖砸碎。镗就是叉的加强般,比叉更重,更具杀伤,一般镗的逢刺多达5个,最边逢刺上都有反刃,凶啊~~!

15、殳:手持一种长柄勾头似的器具,可以取物,可以打击乐器,后成为兵器。一种用竹或木制成的,起撞击或前导作用的古代兵器。先秦时代一种著名的古代车战兵器,历代典籍多有记载,是我国古代一种打击型兵器不但用来防身自卫还是装备*队的重要实战兵器,一般认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棍棒发展而成。

16、锤:估计是古代最具杀伤的单兵武器了,不但从外表上能看出锤的威慑,最主要是锤是能对付身穿重甲的武士。不管是在中国或是欧洲骑士,都有锤的使用记载。用锤的名将也蛮多的,譬如五代的李存孝就是一个。明万历年间,努尔哈赤还专门组建了一支“铁锤*”。而在后来乾隆年完成的《皇朝礼器图式》里,绿营双锤依然是一种制式兵器。

小说演义中则有:中国隋唐第一猛将李元霸手拿一对每个重达斤的金瓮破天锤打遍天下无敌手;大唐薛家将的薛奎用的八棱金锤打得突厥闻风散胆;南宋名将岳飞的长子岳云也是使用的银锤横扫金*。虽多为小说杜撰,但从此可见国人对兵器锤的喜爱和重视。

在欧洲为了对付穿全身板甲的骑士,许多*队装备巨锤。从而有了“皇家之锤”,“铁锤查理德”等词语。其实锤不能算完美的武器,正因为它太重,没几个人能拿得起,所以在中国古代在部队里是准备不多的。

17、拐:怎么说呢?各位应该有人看多圣斗士吧,最强的*金圣斗士天平座童虎,他的圣衣由6种武器组成,依次为枪,剑,三节鞭,双节棍,盾,拐。这种武器能防能攻是相当不错的防身武器,一般正规部队是不装备的,只有那些绿林好汉,江湖豪杰才用。

18、流星:这并不说就是流星锤,而是绳索武器的总称,比如绳枪,流星锤,链锤。在欧洲有种叫枷连的武器,其实就是装有柄的链锤,能绕过敌人的盾,或者防御姿势对其进行打击,其实和流星锤是一个道理,。这种武器攻击性很强,对手很难防御,但是由于自己的武器是软性的,所以自己的防御也不怎么好。这样的武器在部队里除了某些有性格的武将当铺助武器外,是不进行大规模装备的。但是一些强盗倒是用得多。

来源: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