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佛门素食中国寺院斋菜 [复制链接]

1#

中国寺院斎菜的发展,是与佛教传入中国及其自身的发展紧密相关的,自东汉时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后,饮食习惯也随之引进,历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隋唐的盛世,及至明清的普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生活。

佛家人慈悲为怀、戒律森严,首先戒杀生,因为佛家的观念是众生平等,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不能杀戮,更不可佐食,这就决定了佛家菜是纯素。

中国寺院菜根据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加之能吸收宫廷、民间素食的精华,逐步构成了自己的饮食特色。

究其原料,大致可分为三类:

一为干果类,即三菇、六耳之类的山珍,此外还有芝麻、白果、花生、栗、枣、榛、核桃、杏仁等。

二为潮果类,即豆腐、豆腐皮、干子、百页等豆制品及面筋、魔芋制品等。

三为水蔬类,即四时新鲜瓜果青蔬等。

其中以豆制品与青蔬为烹调斋菜的主料,所谓「菽乃餐中宝,蔬为席上珍」即是指此。而对瓜果青蔬,特别讲究一个「鲜」字,即强调取原料以时鲜为主,如应时鲜菜,四时蔬果,菜随时令变化而常换常新。

烹调斋菜时所用的油料都为植物油,调味是所谓的酱油,以前称之「三伏秋油」,三伏秋油是指日晒夜露三个伏天酿成的豆酱油。

在中国寺院菜中,最有代表性的名菜,是为「罗汉斋」,又名「罗汉菜」,菜名出于佛典。是以金针、木耳、蘑菇、竹笋、白果、山药、板栗、素鸡、面筋、青菜心等十多种上品干鲜蔬果烹制而成,层次分明,色调明快,清新爽口。

除此,各大寺院都有各自不同特色的名菜,皆是运用自身得天独厚的特产原料烹制而成的独具风味的镇山名菜。

如四川峨嵋山万年寺的「雪魔芋」,就为斋厨拿手菜:以上好雪魔芋水磨成汁,配以大米粉,加工成糊状,置于海拔米之上的金顶岩石上,让大雪封盖,使其结冰而膨胀,雪融后便留有许多小孔,犹如海绵,晒干后制成黑褐色雪魔芋。食时,以温水泡软,可烹制各式菜肴,各色味汁也尽入其中,嚼之满口生津,浓香万分。

又如泰山斗母宫特产的鹿角菜,配以芹菜、花生米,拌上酱油醋,淋些麻油,再撒些姜末凉拌,味极鲜美清口。还有特产的雷震蛾(一种菌),生长在阴暗的石缝中,一见阳光即不可食,故摘采时须在雷雨阴天,平时难以吃到,极为珍贵,以凉拌、熟炒均可。至于泰山上高大松树的松子既肥而大,与泰山“神宫腐”炒之,松子清香之味,别具一格,亦是他处无可比拟的名菜。

其它,诸如杭州灵隐寺的「西湖莼(莼)菜」,五台山的「天花蕈」等等都是独具风味的名菜,成为古刹一方的特色。

中国寺院中僧侣泡制的各类酸泡菜,堪称一绝。这是佛家弟子传统的膳食素菜。可入瓮醃渍的有卷心白菜、嫩*瓜、嫩豇豆、嫩莴苣、青红椒、萝卜等都特别脆嫩生津,酸甜适度,且久泡不烂,其味不变,这是俗家人的泡菜所难以比拟的。究其原因乃山中清泉发酵而成,山泉中含有对人体有利的丰富微量元素,这即是泡菜积年而不变腐保持鲜嫩的根由所在,所以许多寺院以拿手泡菜闻名。

中国寺院菜制作工艺奇巧,烹制方法有:炝、炒、焖、炸、烩、蒸、凉拌等,能烹制出几百种菜肴,大致可划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纯素菜即素质素名,二是以素托荤即素质荤形,三是素菜荤做,即以荤汤烹制。

以素质素名而于世者,要以福建南普陀寺最负盛名,如:「半江沉月」、「烈雨孤云」、「二冬白雪」、「白璧青丝」、「南海藏珍」、「茹园小竹」等,皆为纯素名菜。所谓「二冬白雪」者即是普通的冬菇冬笋烧白菜,若加粉丝即成「丝雨孤(取菇音)云」,至于「半江沉月」即在圆形碗中,半边是沉黑的香菇,半边是奶白的面筋,酷似半月面上汤水荡漾,呈现出「半月沉江」的意境。这类素质素名之菜,富有诗情画意,雅道之致。其特点:不动荤,不掺假,纯属素菜素料制作。这一素菜素名的格调在国内外收到独树一帜的功效。

南京建业寺曾有一僧厨,素菜烹调技艺精湛,「一瓜可做数十肴,一菜可变数十味」。唐代湖北梅山五祖寺的煎春卷、烫春芽、烧春菇和白莲汤(甜食),制作精美,是佛门弟子的美食。五祖寺的春卷是采用寺院山上的野菜,配上豆腐干,豆豉汁、面筋泡和各种调料,外用青菜叶或油皮包好煎成的。宋元至明清,寺院素菜已能配成品位甚高的全素席。

明清时江苏人喜吃的什锦豆腐羹(又叫「文思豆腐」),原是天宁寺文思和尚做的。清代美食家袁枚称赞的醋渍萝卜和醃大头菜,原是承恩寺僧人的过粥菜。寺院的素什锦早已成为江南人家的家常菜。

在中国寺院菜中还有一绝妙特色,即以果子为肴,以花叶入馔。据《清稗类钞》载,「其法始于僧尼,颇有风味。如炒苹果、炒荸荠、炒藕丝、炒山药、炒栗片,以及油煎白果、酱炒核桃,盐水熬落花生之类,不可枚举」。除此,扬州尼庵还有「果子杂烩」,以红枣、栗子、白果、山药、荸荠等配以金针、木耳、竹笋、面筋、青菜心之类,味道独特。

据说泉州古刹开元寺僧人还以自栽的龙眼树所结龙眼为主料,配以香菇、荸荠等,称之为「东璧龙珠」,别具一格。以花叶为馔者,旧有灵鹫寺僧以茶蘼花所制的「茶蘼粥」,灵隐寺僧以桂花所制的「桂花鲜栗羹」,均已成为传统名菜。此外有以胭脂叶、金雀花、菊花瓣、荷花瓣、玫瑰花瓣以及芙蓉花、锦带花、牡丹花、梅花、藤花、凤仙花等几十种花类制作的菜肴。其烹调方法「汤焯蜜浸」、「浓汁脍」、「凉拌」、「面拖油炸」、「熬粥」等均可,其味清新,为世人所称道。

中国寺院菜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在中国饮食文化序列中,已是自成体系。近四十年来,国内各大寺院不但保留了一批香积厨高手,而且还培养了许多僧厨新秀,他们在继承和发扬佛家菜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革创新,使寺院菜日臻佳境。再加上人们对素食促进健康长寿的科学认识,素食已形成热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