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深秋初冬瘦西湖,秋色连波接碧天 [复制链接]

1#

常常想着,秋天到了去哪里转转?扬州人更是。扬州没有山,赏秋似乎少了点韵味,心里暗暗希望,能到名山大川,看看“层林尽染”的丰富色彩。

那天去瘦西湖,忽然发现了“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惊喜。那是人生、爱情和治学的最高的境界了。

太多色彩

进入正门,秋水微澜。水面游船雕栏玉砌,惊动游弋的鸭子家族。它们回身看看,让道往岸边一点。鹭岛上的什么树,红了。一树红叶与摆放的菊花一起,倒映在水中。菊,迎接冬天最不可缺少的信物。

柳叶如眉,依旧青春。看罢徐园的菊,转到小红桥头。抬头瞬间,惊呆了。小金山里两棵巨大的老银杏,不知什么时候已经披挂了一身铠甲。这身铠甲金灿灿*澄澄,在阳光下反射着耀眼的色彩。这是银杏树一年中最美的时刻。走近,树下有随风飘了的小扇子一般的银杏叶。扬州的工艺大师们,收捡起一张张树叶,加工以后便是一张张绝美的书签。纸质书不多了,书签还有用。重要的信物之一。

桂花厅前的菊花,妖妖娆娆。前些日子红艳艳的栾树,悄然退场。桂花第二次开了。花香浓郁的程度,比不了第一次。清清淡淡的味道,颇为符合这个季节的氛围。路边还有木芙蓉开着,好像不知疲倦的孩子,尽情绽放的笑脸。红的、白的、粉的,色彩一点没变。这个秋天的温度,似乎被一只手托着,保持了一直的热情。

比木芙蓉高得多的水杉,似乎感知了丝丝的冷。它们细若银针的树叶,变幻着,用不同的颜色,报告点点滴滴的季候。绿色是温暖的宠儿,*色来自秋风的吹拂。淡淡的酒红,是浓醉前的小酣。待一场秋天的雨后,水杉会红得更加有魅力。它们高高伫立的挺拔,展示深秋无可比拟的张力。

花团锦簇看秋菊

湖边,偶见一两朵忘了季节的桃花在开,有一点妖气。桃树的叶子也会红。它没有乌桕那么艳丽,而是带一点紫红色。春赏花秋赏叶。樱花、石楠、红花檵木等等,与桃树一样,全部用叶子,报告生命的存在,给游人以分辨和认识的标识。待到叶子落尽,不是对植物有研究的人,恐怕很难分清它们的姓名了。

走到岔路口。过去这里是瘦西湖的北门进出口。现在基本关闭不用。瘦西湖从公园变成了风景区,地域大了许多。有了新的北门和东门,这里处于弯道,不开门是不是有安全的考量,我不知道。

往左,我登上了五亭桥。这座被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称为中国最美桥梁的五亭桥,是扬州的名片。五亭桥犹如莲花处水,学名莲花桥。据说满月的晚上,桥下十五个桥洞各有一轮圆月。加上天上的月亮,凑成了圆满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我没有看过。晚上的瘦西湖极少开门迎客。曾经有过一次天黑后进去,为了看烟火。拥挤的人群和临时的单行道,让我的看月之想,依旧还是梦想。

桥上人不多。今年的大环境,这个季节本应该熙熙攘攘的瘦西湖,明显清冷。这倒符合了我的心境。与秋天相关联的感觉,不应该就是冷寂和清冷吗?从桥上俯视周边,凫庄、钓鱼台和小红桥,甚至徐园,都是盆景。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水面倒不安静。船儿穿梭,让温暖的初冬更加温暖。这是瘦西湖最宽的一片水。当年我最爱将船儿快速划进桥洞中,然后一个洞一个洞地玩一遍。紧靠桥边的荷叶,还有枯瘦的杆。一两只类似野鸭子的小动物,一会儿在水里欢快地跳跃,一会儿一个猛子扎进水的深处。它们可以在水底憋气很久,久到观众担心不已。然后,不知从哪个方位,忽然冒出水面。

转到另一边,水中的小岛、绿色琉璃瓦的熙春台,则是另一种风情。我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那边有什么。我没有走到往年赏秋最喜欢万花园。我从法海寺的水杉林穿了过去。我知道,瘦西湖最美的银杏树,可以远观可以近玩的老银杏,在原来的游乐场前。去年来过,时间早了点,今年能满足我的愿望吗?

我来对了,时间最好!这里的银杏树,没有文昌路上几棵有名,却一点不逊于那些树。这里有更好的环境,更好的位置。这里的银杏雌雄均有。雄性银杏枝条向上,生机勃勃。这里的雌性银杏,每年都有累累的果。有一年,我看到有棵树的枝芽被果实压得快断了。

在马可波罗纪念馆旧址前,那棵给予过我巨大欢喜的连理树,依然紧紧连在一起。不远的老银杏树下,有不少人在玩。年轻的少不得摆出各种姿势。青春的风采与老银杏的金*,相得益彰。年长点的,带了孩子坐在树下,拿出野餐的“套装”,大快朵颐。曾经的我也这样,只要走出家门,必定带些美食,否则好像要辜负游玩一般。

我说秋色胜春光

还有一两个人,低着脑袋在树下捡果子。白果树,过去叫“公孙树”,爷爷种树孙子吃果,故而十分难得。现在却不了。去年我在盐阜路捡了一捧回家,不会去皮,弄得满屋臭味,今年断断不干这样的事儿了。

夕阳正好。老树好像新生一样,异常夺目。这个秋天,因为这一次的瘦西湖,圆满了。

“胜日寻秋瘦西湖,无边秋色一时新。缤纷落叶随风转,只为明年换新衣!”

长堤柳色春依旧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