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乡情散文昌黎的小城故事 [复制链接]

1#
北京荨麻疹医院 https://m-mip.39.net/nk/mip_9204186.html

乡情散文:昌黎的小城故事

文:杨晓光


  在我小时候,位于昌黎县东沙河外的城关镇三街叔叔家,是奶奶带着我常来常往的“亲戚家”。来了以后一住就是个月其程的,叔叔尽其所能给我们做好吃的,常到大众饭店买满满一饭盒片汤,用尼龙网兜提溜回来,作为我们的早点。奶奶常笑着数落叔叔:过日子哪兴这[zhèn]破费的,谁[nǎ]还不会做个片汤,买饭店的片汤可倒图稀个啥。语气中和眼神里满满流露着母亲对儿子的慈爱。

叔叔家住在沙河小石桥往东数第五个大门,高高的石头台阶,院落的北后身,坐落着对向开门的东西两排厢房,穿过走廊,第一排正房东屋住着叔叔一家,西屋的刘姥姥说着一口流利的天津话,带两个孙子常年生活着。往南还有一进正房,住着另外的人家。南院大医院北门,该院后医院。

据说这里原为一家地主宅院,正房屋高大豁亮,窗户分上下两部分,下半部是固定的,分三个隔档镶嵌着明亮的玻璃,上半扇窗户是小方格的窗棂,外面糊着年年换新的窗户纸。上半扇窗户往里开,挂在系在檩子上的木钩上。白天照着满炕的阳光,有着理想的通风和采光效果。屋地和过堂地上青砖拔地,扫地时掸上清水,几乎纤尘不起。晚上躺在平展大炕上,望着窗外朦胧的树影,听着远处火车隆隆驶过的声音,不知不觉就进入梦乡。

窗外一棵高大的芙蓉树,给小院带来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象。树下摆放的水泥桌,还有四只钢筋焊制的高凳,全部出自于叔叔的工匠之手。从芙蓉树卜一开花,这里便成为家人吃饭最好不过的餐桌。绒花飘散着淡淡的香气,让原本普通的家常便饭,平添了一味淡雅的花香。

一周岁多的大妹,洗脸时抹上香皂灼眼睛,一来二去产生了条件反射,干脆拒绝洗脸。婶子一开始和风细雨地对她讲干净漂亮的小女孩,人见人爱人人夸的大道理,大妹哪懂儿这些意思,照旧一见洗脸盆就哭得花枝乱颤。于是婶子吓唬她,再不洗脸,小心让东沙河的二拉西抓走,疯子专抓埋汰小孩儿。大妹经不住妈妈吓唬,往复几次之后,便乖乖地伸着一双小胖手,一把净、二把白地洗着小猫脸。

奶奶看不惯对孩子采取这种恐吓式教育方法,不过当着儿媳妇的面也不好多说什么,只在背地叨咕几句“出门一枝花,到家一把抓”的牢骚话,快乐快乐嘴而已。

“二拉西”这一角色倒是引起我的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