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赵幼兰甘当绿叶扶红花纪念父亲芙蓉草 [复制链接]

1#

赵桐珊(芙蓉草)

我父亲赵桐珊艺名芙蓉草。清光绪二十七年(年)生于河北省安次县。爷爷是个农村木匠,一边种地,一边做木活。有个大爷是抱的,叫赵德成,帮助爷爷种地作活。爷爷五十二岁上得了我父亲。我父亲五十二岁上又得了我。

父亲小的时候,就喜爱戏曲。当时家乡一带常有梆子班演出,同时也有同乡儿童学艺唱戏。这都对父亲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八岁那年既是为了爱好,也是为了生活,穿着一身衣服,两只鞋,离开了安次,走上了学艺的道路。

他在北京的一个梆子班内学花旦和刀马旦。因为肯吃苦,人又聪明,所以功夫学得非常磁实。这为他后来改唱京剧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十六岁他搭“宝胜和”班唱旦角。与他同台的有白牡丹(荀慧生先生唱梆子时的艺名,他比父亲大一岁)、张紫仙、李灵芝、紫金仙等,他们都是唱得好、有扮相、极受观众欢迎的旦角演员。尤其是我父亲和荀先生,在台下“一黑一白”(父亲生得黑、荀先生生得白),交谊甚厚,互相帮助;在台上“一花一草”,交相辉映,不分高低。观众对他们极为欢迎。父亲常演的剧目有《紫霞宫》、《双锁山》、《汴梁图》、《西湖阴配》、《七星庙》等。他扮相漂亮、嗓音清脆、技艺纯熟,特别是跷工和靠旗工更为出色,得到了著名梆子旦角老五仙、老十三旦、崔灵芝等的赏识,他们共同收下了这个年轻的学艺者,毫无保留地把他们的拿手戏,教给了我父亲。

父亲在北京唱了一个时期梆子旦角,就应京剧演员苗胜春、李兰亭先生的约请,去东北演出了。当时京剧、梆子“两下锅”,已逐渐变成“单下锅”。东北观众非常爱听京剧,尤其爱看武戏。他为了能同这两位武生同台演出和适应观众的爱好,便放弃梆子改唱京剧。没想到,他的几十本连台本戏《红蝴蝶》一下子就唱红了。这样,干脆就完全唱京剧旦角了。

赵桐珊《红蝴蝶》

他随班到了上海后,戏路子更广了,不但唱花旦、刀马旦,也唱青衣,还唱老生、武生。他唱武生是由于著名红生王鸿寿(艺名三麻子)先生的培养。在上海演出期间,王先生见他生旦皆唱、文武全能,年纪又轻(不到十八岁),是个有发展的人材,就主动教了他不少戏和表演方法。王先生第一次演《走麦城》时,由我父亲扮演了廖化。这个角色不但是王先生亲手教的,而且由旦角扮演,他是第一人。

在上海时,和周信芳先生同台较多。合演的剧目有:《赵五娘》、《惊变埋玉》、《临江驿》、《年羹尧》、《翠屏山》、《坐楼杀惜》等。他还首次演出了《活捉三郎》。他扎实的跷工、轻盈的步法、多姿的身段、漂亮的扮相、细腻的表情、清脆的嗓音,一下子就赢得了观众的盛赞。后来于连泉先生也以此剧作为“筱派”的代表剧目。

他再来北京,就以演京剧花旦、刀马旦和青衣、花衫与观众见面了。王瑶卿先生看过他的几场演出之后,非常高兴,经李洪春先生介绍,收他做了弟子。

芙蓉草《雁门关》

拜师之后,王先生除了把我父亲演过的戏,逐一加以指点外,还把全本的《儿女英雄传》、《雁门关》、《乾坤福寿镜》、《棋盘山》、《梅玉配》、《万里缘》等王派戏教给了他。如果不是得到了王先生的真传实授,后来不会有“上海王瑶卿”之称。这都是王先生的悉心教导和父亲的专心学习的结果。

与此同时,和父亲住同院的著名花旦田桂凤先生,非常喜欢他的学习精神。就对他说:“我叫桐秋,你叫桐珊,冲名字我也得教你几出。”这样,这位与谭鑫培先生合演《战宛城》饰邹氏而名噪一时的前辈,把自己从《训侄》起到《刺婶》止的演法,精心地传授给了我父亲。同时把他其他的拿手戏也给我父亲说了不少。父亲先后受到王、田两位艺术家的指授,使他的艺术大进,演出剧目倍增,成为了一名深受内外行观众欢迎的青年旦角演员。

一九一九年,父亲随梅兰芳、高庆奎、贯大元、朱桂芳、姜妙香等先生,东渡日本,把中国的民族艺术和中国人民的情谊,带给了日本人民,那年他虚岁二十。

回国之后,到上海献艺,演出了许多王派剧目,不久就有了“上海王瑶卿”的称誉。

他再回北京后,没有自己组班,而是和其他演员搭班演唱,并且甘当配角。一者,许多主演争相请他合作;二者,他自己认为当配角同样能把戏唱好,红花须有绿叶相衬,才能好看。王瑶卿先生常说:“多温的戏,一有桐珊也就不温了。”这说明父亲把配角当成主角唱,认真演戏,认真演人而不争名次。他和许多著名的生、旦演员都有过较长时间的合作,合演了大量的剧目,成了他们的左右手。象他与梅兰芳先生合演《五花洞》扮演的潘金莲,与尚小云先生合演《得意缘》扮演的郎霞玉,与程砚秋先生合演《梅妃》扮演的杨贵妃,与荀慧生先生合演《樊江关》扮演的樊梨花,与周信芳先生合演《惊变埋玉》扮演的杨贵妃,与高庆奎先生合演《浔阳楼》扮演的阎婆惜,与李洪春先生合演《走麦城》扮演的廖化……都能和主角相映成辉,而不喧宾夺主,极尽绿叶扶持红花之妙。

晚年,他因体质不佳,嗓音失润,就多以《四郎探母》及《雁门关》的萧太后和观众见面了。这两出戏都是王先生亲授的。无论是仪态神采,还是鹅形步法,都把萧太后这个人物刻画得细致入微,完全是王瑶卿先生的风范。

芙蓉草在戏校教《十三妹》

解放后,他在上海应刘仲秋先生的约请,到华东戏曲学校任教。后来转到东北,最后与中国戏曲学校合并,他随全体师生一起来到北京,继续执教。学校把他教授《拾玉镯》的课堂实况拍入了《含苞待放》影片中,留作资料。父亲对学生悉心教导,愿意把自己多年的表演经验和前辈们教给他的艺术,毫无保留地:传给下一代。毕业于中国戏曲学校的许多大师姐都受过他的教益。

父亲对于我学戏,并不十分支持。一九六三年,我十二岁时,听说戏校招生想去报考,他不太同意。后来我进入中国戏曲学校后,主要是向*咏霓、杨淑琴几位老师学习,没有从父亲学过戏,直到一九六八年六月六日他含恨死去为止。在艺术上我虽没有得到他直接的教导,可他那热爱京剧事业的精神却深深教育了我,特别是他甘当配角的精神。他能演主角而不抢演主角,所演的每一个配角都非常出色。这对不能唱主角的演员,特别是我们青年演员,是很好的学习榜样。就是能唱主角的演员,也同样要学习他甘当配角、演好配角为情冲,为京剧舞台增添光彩,为京剧事业贡献力量。父亲那甘当绿叶扶红花的精神应当发扬光大!

戏曲艺术  -10

京剧道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