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使也,大块之噫气,阴阳之怒而为风也。
八节之风
①立春条风(赦小过,出稽留)
②春分明庶风(正封疆,修田畴)
③立夏清明风(出币帛,礼诸侯)
④夏至景风(辩大将,封有功)
⑤立秋凉风(报土功,祀四郊)
⑥秋分闾阖风(解悬垂,琴瑟不张)
⑦立冬不周风(修宫室,完边城)
⑧冬至广汉风(诛有罪,断大刑)
四时风
春风——和风,阳吹
夏风——熏风,夏日热风称朱飙
秋风——金风,霜飔、商信、清商
冬风——朔风,严飚亦作“严飙”
花信风
唐徐师川诗云:“一百五日寒食雨,二十四番花信风。”《岁时记》曰:“一月二气六候,自小寒至谷雨。四月八气二十四候,每候五日,以一花之风信应之。”
少女风
管辂过清河,倪太守以天旱为忧。辂曰:“树上已有少女微风,树间已有阳鸟和鸣。其雨至矣。”果如其言。
石尤风
石氏女为尤郎妇。尤为商远出,妻阻之,不从。郎出不归,石病且死,曰:“吾恨不能阻郎行。后有商贾远行者,吾当作大风以阻之。”自后行旅遇逆风,曰:“此石尤风也。”
羊角风
《庄子》:“大鹏起于北溟,而徙南溟也,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宋熙宁间,武城有旋风如羊角,拔木,官舍卷入云中,人民坠地死。
《尔雅》:南方谓之凯风,东方谓之谷风,北方谓之凉风,西方谓之泰风。
焚轮(旋风)谓之颓,扶摇谓之猋(音飙)
回风为飘。日出而风谓之暴。风而雨为霾。阴日风为噎。微风曰飙,小风曰飕。疾风曰颰(bá)、奔飚,长风、远风曰长飚。(biāo)
凉风曰阴飔(sī),清风曰爽籁。
风音风俞(ànyú)是飓风的别名。
其他
1.软风(暮春之风)吹遍窗纱,心期便隔天涯。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
2.桃李风前多妩媚,杨柳更温柔。
3.杏花村馆酒旗风。水溶溶。扬残红。
4.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5.竹风轻动庭除冷,珠帘月上玲珑影。
6.霜风渐紧寒侵被。听孤雁、声嘹唳。
7.吹破残烟入夜风。一轩明月上帘栊。
8.蓼岸风多橘柚香。江边一望楚天长。
9.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10.解冻风来末上青,解垂罗袖拜卿卿。
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苹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太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
“风在大地上生成的,从青翠小草尖上兴起,逐渐扩展到山谷,在大山洞口怒吼,沿着大山坳,在松柏林下狂舞。
……抵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
它吹动花草,散发香气,在桂树和椒树之间往来回旋,在疾流的水徊上缓缓飞翔。
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衡,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
于是风吹拂水上的荷花,掠过蕙草,分开秦蘅,吹平新夷,覆盖在初生的草木之上,它急剧回旋冲击山陵,致使各种芳草香花凋零殆尽。
——宋玉《风赋》
(注:这篇风赋中说大王和百姓享受的风是不同的,完全是古人臆想。不过关于风的描写还是不错的)
张岱的《夜航船》中有许多关于天地自然万物的别称,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