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这个视频之中有着满满的考点,大家不妨看看,从生态学角度挖掘一下,怎么考个种间关系、信息传递之类的。此外,看这优美的画面也可以舒缓一下情绪。
(视频作者:中央美术学院杨春)
这个视频动画创作源头之一是北宋皇帝宋徽宗赵佶的御题画《芙蓉锦鸡图》,创作年代在宣和年间(公元-年),该画色彩艳丽,绘有芙蓉及菊花,芙蓉枝上立有一只锦鸡,正扭首顾望花丛上的双蝶。
画中赵佶自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鷖”。鸡向有“德禽”之称,《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
但您可能没想到,除了生态学,这画里其实还涉及遗传与进化。此话怎说?因为,画中的锦鸡很可能是下不了蛋的,就算能下蛋,也可能孵不出小鸡的,就算能孵出小鸡,那小鸡也可能长不大,就算小鸡能长大,后面的故事就不啰嗦了。有观点认为,这锦鸡是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杂交种。从纯理论上来说,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如果能被定义为不同物种,那么它们之间会存在生殖隔离,当然,假如前面说的那一堆不可能都可以发生,那么只能说它们是一个种了。这里用的是高中生物学所讲的物种分类依据。
研究人员彭旻晟接受采访时说道“考虑到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在野外和圈养下都有杂交记录,我们对照相关记录和新近采集的照片,证实了画中的锦鸡是一个杂交个体。”“北宋都城汴梁当时已有皇家动物园,圈养各种珍禽异兽。因此我们推测画家临摹的这只锦鸡有两种来源可能,一种是人们捕获的野外杂交个体;一种是已经圈养在动物园的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发生杂交产生的后代。”
(a)故宫博物院藏品《芙蓉锦鸡图》(b)雄性红腹锦鸡照片(c)雄性白腹锦鸡照片(d)雄性天然杂交种锦鸡照片。
类似的例子现代也有,年7月20日,意大利佛罗伦萨动物保护区一只罕见的小“斑驴”诞生了,主人刻意用围篱隔开斑马和阿米亚塔驴,但爱上母驴的斑马仍突破重围求爱,“斑驴”宝宝“伊波”(Ippo)于是在20日诞生。伊波的外表和毛色看起来像驴子,身体和四肢却有斑马的黑白间纹,模样虽然可爱,但像伊波这样跨种交配生下的动物通常无法生育。
不过话说回来,《芙蓉锦鸡图》中的杂交种很可能是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种的,或者起码算个亚种,彭先生在他的另外一篇非学术性文章中提到红腹锦鸡和白腹锦鸡的杂交后代是可育的,用这考考“隔离”似乎也不错。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在百度学术找找彭先生的这篇文章看看。
今天就聊到这里,祝春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