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尝试了那么多种遛娃方法,还属这种最有趣丨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治疗最便宜的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dflx/

诗人海子说,他只有在秋天的*昏时,才愿从此不再提起过去,痛苦与幸福,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唯*昏华美而无上。

秋天的美,是让人愿意永生在这一刻的美。

可这种美呢,又短暂得狠,尤其是武汉的秋天,就像对着放学回家的小孩,你刚向他伸展出热烈而温柔的爱,他很快会用一万种你熟悉的方式,将这种热情按死在三分钟以内。

所以啊,迫不及待想要赶在秋天溜走之前,跟你们分享最新遛娃心得。

????

对这些常规玩法

有了点小看法

十一小长假,为了避开人群,又因为天气不好,我们没有远行,就在市内玩。

家里肯定是呆不住的,一天一个地儿,一天一种玩法。

再加上这几年,几乎每个周末都就近自驾游的经验累积,突然在这个秋天,在这个小长假,有了特别清晰的喜厌选择。

首先出局的是室内游乐园。不到迫不得已,是万万不会再去的。

密闭的空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清洗一次的海洋球,都约等于病*细菌在向小孩招手,没办法安心在一旁刷手机,一刻也做不到。

也参加了一些机构组织的亲子活动,比如卓尔小镇的桃花驿,搞了烘焙和帐篷涂鸦。

这种活动,最大毛病是没啥灵*的塑料感,以及工作人员为了完成KIP,急于走完流程赶紧回家过节的尴尬。

相当于花了钱,买了个寂寞吧。

等待烘焙成果的间隙,其他小朋友都在屋里无聊地刷ipad,我家两个崽冒雨跑出去看黑水鸡和小??。

玩酒店呢,主要就是室内恒温泳池可以撒个野了,缺少野趣,让这种玩法没办法常态化。

对,我想聊的就是常态化和野趣这两样东西。

不知不觉,在最放松自在的状态下,已经带着小孩见识过武汉很多个野趣十足,四季更替变换的郊野。

????

好多曾经还蛮冷门的地方

如今都成了网红打卡地

突然发现啊,曾经因为冲着人少,我们经常去玩耍的地方,如今都很热闹了。

比如八分山,那个偏僻的小村儿已经进不去车,后来好像还上过热搜。

比如二妃山,正在盛开的粉黛乱子草,把原本清清冷冷、技术直男扎堆的光谷生物城送上了各大本地公号的头条。

图by徐振

我们每次去,主要是骑行,那里是个非常棒的山地骑行圣地。

坡度很是陡,儿子每次骑着平衡车从上面冲下来,我的心脏都会吓得漏拍,但是他嗨爆。我们现在骑自行车根本追不上他。

在绿道骑行,就真的是亲子双方都参与度极高的活动。

除了观赏性的粉黛乱子草,每年九月,二妃山脚下还盛开着一大片彼岸花(红花石蒜),可以去偶遇一下。

彼岸花

二妃山上有一大片草坪,可躺可卧可瞰山下万家灯火,那里坡度平缓,我女儿喜欢骑着自行车从上面冲下来,毕竟在草地上摔倒也不怕。

还有一个也非常适合骑行的地方,曾经只有住在附近的人才是常客,现在怕是被挤爆。

森林公园里时见鹿书店前面那条临湖绿道。

最近因为一片盛放的向日葵花海,这条绿道,怕是比东湖绿道还热门了,据说花期还有一周。

图by逍妈

之前只要天气好,这条绿道是我们最常去玩的地方。

不像东湖的绿道两旁有高大的乔木遮挡,这条绿道临湖一侧是草地和低矮的芦苇,可搭帐篷看落日,坐在湖边写生。

再往前骑行一段,就是自助烧烤区了。

????

要看粉黛乱子草

还可以去小朱湾啊

其实,想看粉黛乱子草,未必非得去挤二妃山。

小朱湾里,也有一片郊野,既有正值观赏期的粉黛乱子草。

年的我们

夏天,小朱湾里,还有一片秋英花海。

最近都没有再去过了,不知道是什么模样了。

想第一次去,还是前年一个有点清冷的春天,我们带着女儿走过小朱湾里空无人烟的田埂,趴在地上认地棉草,鱼吃了会中*的粟米草。

武汉秋天的郊野,迷死人。丰硕,还多彩。

????

怎样才算真正生活在自然里?

答案就在武汉四季变化的郊野里!

除了上面几个地方,我们还经常去沙湖公园和藏龙岛湿地公园玩。

沙湖公园最妙的地方,就是那片直面荷塘的草坪啊。

盛夏时,草坪上全是搭的帐篷,一声招呼,临近的小朋友就玩成了一片。

头顶上是叽叽喳喳叫个不停的知了,一个呼吸,是冲撞入鼻腔的满塘荷香,一整个夏天都洗不掉的味觉记忆。

沙湖公园里还有小朋友喜欢的沙地和秋千。

今年再去藏龙岛湿地公园时,看到那片曾郁郁葱葱的荷塘,如今凋零枯萎,突然就知道该怎么给女儿讲二十四节气了。

霜降三候,其中一候,即是草木*落。

霜降杀百草,荷叶垂是最直观的表现了。

现在去很多湿地公园,还可以看到怒放的木芙蓉,这也是霜降节气里,最典型的野生植物现象了。

木芙蓉又叫拒霜花,是一种可以在低温环境里生长的植物。

说起来,这些常去的湿地和公园,很多本土植物,我们都见过它们四季的模样呢。

比如开花时的商陆,一长串,像白色的葡萄;结果后的商陆,会由绿色变紫色。

对了,夏天,我们还一起采集过红艳艳的茅莓和酸甜的桑葚果子吃。等这个周末,再去造访一下,看看它们秋天的模样。

当时看三毛写《塑料儿童》,对怎么也拉不回自然的孩子,很是心有戚戚,她写过这么一段话:勉强孩子们欣赏大人认定的美景,还不如给他们看看电视吧!

大自然事实上亦不能长期欣赏的,你不生活在它里面,只是隔着河岸望着它,它仍是无聊的。

可如何才算真正生活在自然里?

这个问题,在我心里活了很久。

现在大概是有了答案。

我认识一位朋友,家附近有片湖,没事就喜欢“转湖”。

她随手拍出的片子,都超级有灵气,看着就很治愈,其实记录的无非是湖边花鸟鱼虫的生长变化。

蓼。秋季武汉常见植物。

今年,是我在武汉生活的第18个年头,好像突然对这座有了故乡感。

仔细想了一下,这种纠缠,大概就是从有了小孩,并带着她总是往附近郊野跑的缘故。

从带她认识那一草一木,鸟鸣虫蛰,到观察它们在这四季变化中的不同形态开始,对自己所居住的城市,环境,建立了真正的内在情感联系。

年11月的汉口江滩

难怪博物学家刘华杰说:这种类似于博物学的行为,用意主要不在于科学、科普,而在于“成人”,使人成为人。

首先是学习,做人这个物种的一名合格成员,接着是学习成为一名有趣味的人。

而现在的教育更多地教唆人成为有竞争力、不断战胜“同桌”、剥削大自然的人。

热爱家乡、亲近大自然、培育我们的德性,可以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