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 http://pf.39.net/bdfyy/bdfjc/151225/4749760.html芙蓉花根植于中华大地,繁茂于巴山蜀水,历经数千年生生不息,其鲜活灵动的文化生命内涵,如今成为成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都别称“蓉城”,蓉即芙蓉,芙蓉是一种锦葵科、木槿属植物,原名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木莲、华木等。“蓉城”源于五代十国时期,统治成都后蜀皇帝孟昶注重享乐,他最宠爱“花蕊夫人”最爱芙蓉花。孟昶便命百姓在城墙上遍植芙蓉树,花开时节,成都“四十里为锦绵”,芙蓉城的名字由此传开,故而有“五代蜀地遍种芙蓉”之说。
成都注定与芙蓉有缘,五代起,芙蓉就是成都的“市花”,而在更早的唐代,浣花溪边有许多造纸作坊,能制出美丽而精致的笺纸,久居成都才女薛涛用芙蓉为主要原料,制成了色彩绚丽又精致的“薛涛笺”专门用来写她“不结同心人,空结同心草”等多情诗句,为这座芙蓉遍地的城市留下了一段深致的雅韵。
张大千绘《薛涛制笺图》
芙蓉天然富贵又风流,深受文人喜爱,也因此,脍炙人口的木芙蓉很早就成为文人写诗、作画的对象。
芙蓉为秋日之花,蜀地诗人苏东坡诗云:“千林扫作一番*,只有芙蓉独自芳”,说的正是此花开放的时令。
五代*居寀《芙蓉红蓼图》
以芙蓉题材作画,最出名的当数五代后蜀画家*居寀。《芙蓉翠鸟图》图中白芙蓉俏丽绽放,红嘴黑羽的翠鸟俯身立于芦苇之上,作欲振翅急飞状,芙蓉花的艳丽和翠鸟的灵动惟妙惟肖,跃然纸上,令人眼前一亮。
宋赵佶《芙蓉锦鸡图》(传)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芙蓉锦鸡图》是赵佶的代表画作之一,此画以芙蓉花、蝴蝶、锦鸡为元素,画中两朵芙蓉花娴静地半开着,一只锦鸡蓦然飞临芙蓉枝头,压弯了枝条,打破了宁静。
芙蓉又名“拒霜花”,初开时多为白色或粉红色,然后渐渐变成深红色,南宋李迪笔下的芙蓉花就很好地把握住了这一特征。
宋《红白芙蓉图》之红芙蓉李迪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宋《红白芙蓉图》之白芙蓉李迪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红白芙蓉图》作为南宋院体花鸟画的高水平之作,色彩淡雅,过渡自然,兼用没骨画技巧,精细地表现出了"芙蓉独自芳"的曼妙之姿。
元张中《芙蓉鸳鸯图》上海博物馆藏
元代画家张中的《芙蓉鸳鸯图》图右上有数枝芙蓉枝伸出,花团锦簇,墨笔细勾,表现细腻。花叶不以双勾,而以淡墨施出,复以浓墨分出内茎和阴阳向背;花径以细笔轻拖.显得形容清疏。
明沈周《松下芙蓉图》局部
这幅《松下芙蓉图》不仅是沈周赠友人之作,更是沈周用以审视自身的精神绘画。此种精神其实正如秋老芙蓉独立盛放之姿,高贵而骄傲。
明沈周《野凫芙蓉》
沈周还画过一件《野凫芙蓉》,整体淡彩浓墨,自然生趣。这件作品取材于诗句"香弄芙蓉影,波痕映浅红",堪称诗画合一的典范。
明郑石《芙蓉白鹭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芙蓉白鹭图》局部
明代画院常以谐音,象征吉祥或规谏的画题,因此这幅花鸟画中,除了具备富丽的装饰性外,或许还有委婉劝诫君王的儒家教化意味。
明陈遵《芙蓉鹡鸰图》
《芙蓉鹡鸰图》局部
到了清朝,以芙蓉为题材作画也颇受当代画家欢迎,其中有着八大山人著称的画家朱耷便是其中之一。
清朱耷《芙蓉芦雁图》
《芙蓉芦雁图》局部
《芙蓉双鸭图》为朱耷晚年佳作。画上半段绘一山角斜生芙蓉,以淡墨写形,赭石轻染于上。芙蓉下面为一立石,石上端与石角各有一鸭,顾盼回首,婀娜生情。
清李因《芙蓉鸳鸯图》
《芙蓉鸳鸯图》局部
该画以竖构图表现池畔一隅,芙蓉花是用白描法淡墨勾勒而成,花朵之间的摆布迎让有序、相辅相成,毫无刻意造作之气,线条使转流畅,给人以运笔迅疾之感;
齐白石《芙蓉水鸭图》
《芙蓉水鸭图》局部
近现代的著名画家齐白石、张大千和潘天寿,均有以芙蓉花为作画对象的作品。齐白石先生的《芙蓉水鸭图》中水波粼粼,凫鸭悠游,几枝芙蓉,倒临清影,简洁而神韵俱全,诗情画意尽在笔墨之中。
张大千《木芙蓉》
张大千先生的《木芙蓉》清丽雅致,所绘的白芙蓉尤显高洁,两折枝俯仰向背,各得其趣,芙蓉花以白色层层罩染,厚实可爱
潘天寿《芙蓉图条幅》
潘天寿的《芙蓉图条幅》既不同于普通的表现折枝花卉的构图,也并非用花卉来填满画面,而是将整幅作品分成三个层次,即将小园一角景色、芙蓉花姿态、与题画诗书法创作融合在一幅作品中加以表现。
成都的芙蓉花不仅限于只是纸质画作,现藏四川博物院的清康熙十二月花卉纹杯,其中有一件绘就的就是十月的芙蓉花,“清香和宿雨,佳色出晴烟”,这也许是古代艺术家们对芙蓉最美好的刻画了。
清康熙青花十二月花卉纹杯(芙蓉)
粉彩过枝秋水芙蓉蜻蜓图盘
乾隆时期:粉彩过枝秋水芙蓉蜻蜓图盘。因芙蓉之芙谐音“福”“富”,“蓉”与“荣”同音,代表“富贵荣华”等含义,所以很多器具喜欢用芙蓉做底纹。
唐代诗人张立题诗:“四十里城花发时,锦囊高下照坤维。虽妆蜀国三秋色,难入豳风七月诗。”
古人爱芙蓉,蜀人更甚。现在成都正计划实施改造的成都体育中心也把芙蓉“烙”在了它的顶篷上,这可能是成都最生动的“人造芙蓉”了吧。
成都体育中心芙蓉花开
在成都,不仅随处可见芙蓉的影子,更有丝丝“芙蓉味”。宋人林洪在《山家清供》里介绍了雪霁羹“以新鲜的木芙蓉花煮嫩豆腐,红白交错,恍若雪霁之霞,名雪霁羹。”
芙蓉花粥
除此之外,成都还盛行芙蓉花粥,芙蓉与粳米一道,可煮"芙蓉花粥"。此外,还有芙蓉花煎蛋、芙蓉花鸡片等家常菜谱。
芙蓉以“润物细无声”般的融入这座城市,成都与芙蓉的故事仍在继续......
END
出品/巴蜀画派促进会
监制/旷野编审/方方
责编/李思家技术/彭彪
编辑/*秋霞匡德胜
合作与投稿bashuhuapai
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