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没冰箱没空调,古人夏天怎么熬法制视界 [复制链接]

1#

当猛热袭来

你是否也为古人担心过

炎炎夏日没冰箱没空调咋熬啊

其实,在有限的条件下

古人也能打造出绿色的清凉生活

相信看完本文

你会惊叹老祖宗们击退暑热的智慧

有的人可能会问

古代没有汽车尾气,没有温室效应

那时候的夏季热吗?

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竺可桢先生

曾考证过中国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

认为中国曾经历了“四寒四暖”的变化

大约仰韶文化晚期、先秦至西汉时期、

隋唐、宋末元初

均是历史上的温暖期

那个时候的夏天比现代还要热

所谓“永日不可暮,炎蒸*我肠”

但古人也不会束手以待

无论是吃的、用的还是住的

古代消暑的花样真不少

深井冰

对抗热的是寒

古代常见最寒凉之物大概就是冰了

所以古人想尽办法

也要在夏天喝上冰镇冷饮

早在先秦时期

人们便会在冬天挖冰块储存在地窖中

以备热夏使用

周代执掌冰权的叫“凌人”

专门掌管采冰、储冰和用冰

当时藏冰的冰室被称为“凌阴”

可以一直把冬冰储存到夏天

盛冰的铜器储物箱则称“冰鉴”

算是古代的冰箱

唐以前的冰堪比奢侈品

达官贵人才用得起

唐之后才大为改观

出现了“冰商”、“藏冰户”

宋代的冰*甚至和马*、盐*、茶*一起

并列为国家大事

◎中国历代都有官方建造冰窖避暑的传统,在北京北海陟山门附近,就保留着中国最古老的雪池冰窖。该冰窖建于明万历年间,明清两朝专供宫廷御用,为诸冰窖之冠,冰窖为半地下建筑,内部为特制窖砖垒砌而成,为隔热保温,墙体和拱顶与屋瓦间填有很厚的夯土。据估计,当年冰窖的储冰容量超过立方米。如今站在窖口,仍能感觉到森森的寒意。(摄影/尹亚飞,图自《中华遗产》年7月)

冰有各种用途,其中之一是做冰饮、冰食

宋代是个冷食大爆发的年代

人们把果汁、药茶、牛奶、冰块

混合在一起调制

诞生了各种口味的冰品

北宋汴京的“冰糖冰雪冷元子”

南宋临安的“雪泡豆儿水”、“雪泡梅花酒”……

这简直是有史以来

中国人过得最美味的冰凉之夏

如果家里用不起冰的怎么办?

百姓家里都有井

冷的来源可以是水井,越深的井越好

制冷和保鲜都可以使用“井藏法”

一只沙甜的大西瓜,放进网兜

用一根长绳系上

抛入冰凉的井水中镇上半日,打捞上来

和从冰箱里拿出来的一样爽

◎“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小商小贩们拿着一对小铜碗,敲得铮铮有声,走街串巷的同时,还不忘吆喝。冰桶里镇着的,是前一晚熬得的酸梅汤。古诗《都门竹枝词》再现了清代老北京酸梅汤畅销的情景。(摄影/时阳,图自《博物》年8月)

凉友招清风

树阴下手拿圆圆蒲扇乘凉的老人

是现在南方各地街头巷尾的一景

这种挥就间带来丝丝凉风的扇子

已经有数几千年的历史了

蒲扇是团扇的一种

团扇是中国扇子较早的本土样式之一

起源于先秦两汉,流行于唐宋时期

因为大部分是圆的,所以被称为团扇

但也有六角形、八角形、

腰鼓状、芭蕉叶等款式

一般百姓用的是蒲草或细竹丝、龙须草编成

价廉而实用

◎清宫团扇

清人王廷鼎在《杖扇新录》中说:“(团扇)近世通用素绢,两面绷之,或泥金、瓷青、湖色,有月圆、腰圆、六角诸式,皆倩名人书画,柄用梅烙、湘妃、棕竹,亦有洋漆、象牙之类。”图中这一组造型别致的团扇,皆为清乾隆年间的宫廷用物,体现了当时制作团扇的最高水准。典雅隽秀的图案和用色,在缂丝、贴花、描金等工艺的衬托下,于盈尺之间,尽显温柔。(摄影/动脉影,图自《中华遗产》年8月)

相对于团扇柔美婉转的气质

北宋末年才传入中国的折扇

则更多一种潇洒

虽是舶来品,折扇却后来居上

成为明清以后最主要的扇子样式

折扇潮流是明成祖引领的

永乐年间,高丽折扇大量进贡

明成祖在折扇扇面上书写各种格言

赏赐给群臣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

方便携带、可书可画的折扇自此在民间流行

而且久盛不衰,成为高雅的象征

从古到今,无数名家在折扇上留下的墨香

已成为中华艺术的绝品

◎一柄折扇以一书一画为宜

此扇为清乾嘉时画家铁舟所作水墨没骨梅花扇面,正面为铁舟行草书法。(摄影/马宏杰,图自《中华遗产》年6月)

更轻!更薄!更透!

对古人来说

夏之绚烂,不止在繁花翠叶

更在人们周身笼罩着

古人的夏衣主要有葛、麻、纱、罗

如烟似雾,透气轻薄

有些甚至可以看到纱下的衣物

“冬日麑裘,夏日葛衣”

葛,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天然纤维织物

其纤维可用以织纱,是最清透凉爽的材料

自先秦起,中国人就开始依靠葛布度夏

“葛”几乎成为夏服的代名词

三国时代,东吴的细葛很有名

曹丕很喜欢,称其为江东葛

这种细葛在他的描述中“白如玉华,轻譬蝉翼”

他甚至遣使向孙权要细葛

被东吴的大臣认为是无礼的行为

差点酿成外交事故

◎夏布裁衣

浏阳夏布的原料为苎麻,是提取苎麻的植物纤维而生产的织物。浏阳夏布柔软轻薄,透气性良好,因而适合制作夏日衣物。因其成品精细,工序繁琐而十分珍惜,谭嗣同在《浏阳麻利志》中称“这种夏布虽本县人亦不易求得”。(摄影/曹有涛,图自《中华遗产》年8月)

“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

除了葛以外,许多植物纤维织成的面料

也都适合在极暑时使用

包括像苎麻织成的夏布,芭蕉皮织成的蕉纱

竹皮、木芙蓉皮纤维织成的竹布、芙蓉纱等等

也都能达到极薄透凉爽的效果

若将植物纤维与蚕丝混纺,则更加轻透柔软

《清异录》中提到

五代北宋江西临川、上饶

“用纯丝、蕉骨相兼捻织”

把芭蕉茎丝与蚕丝相捻织成轻纱

“夏月衣之,轻凉适体”,称之为“醒骨纱”

做成外套是“太清氅”,贴身短衣则叫“小太清”

◎将竹子穿在身上

旧时文士官员的夏季爱物——竹衫,以细小竹管制成,呈方网状,因而透气性好。竹衫是贴身穿着,再穿外衣,这样,汗渍就不会弄脏衣服,也不会有粘在身上的尴尬。图中的竹衫现收藏于大都会博物馆藏。(供图/扬眉,图自《中华遗产》年8月)

睡觉抱个“竹夫人”

炎炎夏夜,无心睡眠

没空调的话怎样才能睡个好觉呢

“巩人作枕坚且青,故人赠我消炎蒸”

枕一方瓷枕,睡一床竹席

置一张凉榻,抱一个竹夫人

足以消暑去燥,得一夜安眠

古时候中医认为:“圣人寒头暖足”

也就是说夏季可以给头部做适当的降温

所以古人不遗余力地制作各种凉枕

那么,夏天睡哪种枕最舒适

北宋宰相王安石

有一套自己的“选枕度夏经验谈”

他最中意的度夏瓷枕

是瓷枕中造型最为朴素的

四面束腰大方枕

“夏日昼睡,方枕为佳”

他经常向别人推荐这种方枕

因为这种枕头枕热一面后

可以翻过来枕其他凉的面

别的枕头却只有一面可以用

这个秘方后来被南宋诗人杨万里学到手

他在诗中写:

“竹床移遍两头冷,瓦枕翻来四面凉”

(瓦枕就是瓷枕的代称)

天津博物馆所藏宋代白瓷束腰方枕

(图自《中华遗产》年8月)

有了凉快的枕头

还得有凉快的藤床竹簟(竹席)

才能睡得更清凉

竹簟最重要的产地在湖北蕲[qí]州

此地盛产的蕲竹

色泽莹润,竹篾轻软,最适合为簟

唐宋许多诗人提到蕲州

都会盛赞此地产的竹簟

韩愈就曾收到好友郑群送的一席竹簟

*金般的光泽令他欣喜不已

还和全家人一同欣赏

“携来当昼不得卧,一府传看*琉璃”

此后,*琉璃就成了竹簟的代称

还有一种用竹制成的避暑神器

——竹夫人

其做法或用竹条编成长笼

或用中空的整段毛竹,周围开孔通风

放置于床笫之间,拥于怀中,无比清凉

古人之所以给它取了竹夫人这样的雅号

大概觉得它陪床伴枕如夫人一般

也是和冬季使用的汤婆子相映成趣

摄影/李叶飞

(图自《中华遗产》年8月)

古代机械“空调房”

古人各种避暑方式中

建筑的科技含量当居最高

中国宫室讲究屋檐的设计

冬夏两季,太阳照射下来的角度不同

于是古人就巧妙地利用出檐的长度

来控制太阳光的入屋量

从而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这是中国建筑最朴素的避暑道理

但古人的建筑智慧远不止于此

唐朝正值历史上的温暖期,气候炎热

帝王大臣们各出奇招避暑

唐玄宗就兴盖了一座避暑凉殿

“四隅积水成帘飞洒,座内含冻”

御座后有“水激扇车,风猎衣襟”

凉殿之中,不仅有飞洒而下的水帘

还有扇车带来的习习凉风

着实是避暑的佳境

不过凉殿未必靠山有泉

这水又是如何出现在屋顶的呢

关键在于依靠水力推动的水车

将水引提到宫殿屋檐的高处

再分流使之飞洒而下,形成人造雨帘

同时,机械引导着一部分水流激荡扇轮

运转生风,带动水气与凉气遍周殿内

于是寒凉顿生,且日夜不息

正如唐人郑谷所说:“水车新入夜添寒”

◎水车宫殿没有保留到今天,我们只能按照历史记载画出它大概的示意图:一座唐代宫殿跨河流而建,在宫殿的后坡,一座巨大的水车,源源不断地把河水车上殿顶,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图自《博物》年7月,绘图/王鹏)

空调尚且需要电力,并排散热气

凉殿只凭水力的机械作用就可以生寒散凉

其中的智慧怎不让人击案称绝

不过,唐玄宗的凉殿曾被谏奢侈

想必会大量消耗金钱

或者是因为这个缘故

凉殿这种高科技建筑最终成了谜一样的昙花

后世史志中,再难觅得踪影

◎图中是传为宋人李嵩所作的《水殿招凉图》。为了避暑,历代帝王多在临水之地建造通透的宫殿,借助水气获取清凉。(图自《中华遗产》年7月)

消暑在别处

古代帝王财力雄厚,威权四方

所以他们常会在首都附近修建离宫别苑

以供享乐游玩

其中一些更是专为避暑度假而建的行宫

如汉武帝在甘泉山建造的“夏宫”甘泉宫

唐太宗将隋朝仁寿宫

修复扩建为避暑之用的九成宫

清朝皇帝夏天避暑及处理*务的夏宫

——承德避暑山庄

……

而官宦、富商与文士墨客

虽然没有离宫可供避暑

但他们中的富有者在酷暑时节会选择

林木荫郁、风景优美的山间建造别墅暂居

承德避暑山庄内

湖区布局借鉴了西湖的格局

摄影/龙萍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年1月)

没钱修别墅的普通老百姓咋办呢

生活在宋元之交的陆泳曾经广泛搜集

江南地区关于天气和物候的田家谚语

并编汇成书,题名《吴下田家志》

在这部书中的“夏日九九歌”

记录了古人如何度夏的生活百态

其中有一句

“六九五十四,乘凉大佛寺”

可见那时候老百姓们乘凉多会去寺庙

“天下名山僧占多”

寺庙古刹多坐落在山林之间

绿树成荫,空气清新

因而成为了人们在三伏天里避暑的好去处

在下梅古镇有名的邹氏宗祠前

老人和孩子在乘凉

摄影/冯木波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年11月)

着轻纱,品香茗

摇折扇,卧凉枕

……

夏时起居,别样风景

竹间檐下,听风展卷

有此闲心雅趣,方得凉意满怀

享造物之妙,怀恬淡之心

清凉一夏,更是诗意一夏

想了解更多古人的夏日生活吗

让中国国家地理为你深度解读吧

封面图查看、购买杂志电子版

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电子版

以下8期每满88减8

限时活动截止至

8月2日24:00

《中国国家地理》年01期

-舌尖上的苦旅

《中华遗产》年01期

-夏至面

面面俱到,才算夏天

-大暑

消暑必备烧仙草

《中华遗产》年11期

-百变衣“衫”

-唐人爱半臂

《中华遗产》年08期

-葛藤与珍珠

-花香暑气清

-苦夏与美膳

-枕席:半夜凉初透

《中华遗产》年07期

-清凉的智慧

《中华遗产》年06期

-折扇的华夏风雅

《博物》年06期

-凉粉多种原料,同种变形

《博物》年07期

-摩登古人优雅夏日

-回望花香和冰影

-扇之物语伴着凉风的故事

还想看更多杂志电子版?

下图

进入「中国国家地理畅读」小程序

你错过的经典这里能看

别错过哦

-End-

编辑

小葇

地理君在这里等你

买好物

看杂志

逛世界

发现美

至少我要拥有一个吧

作者/来源:中国国家地理地理君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