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pf.39.net/bdfyy/bdfzj/郁达夫曾在玉皇山下建了一座自己的房子,取名“风雨茅庐”,希望过一种宁静的田园般的生活。郁达夫因此有了更多的机会走近这座风景秀丽的小山,感悟也逐渐多了起来,愈加透彻。
住在杭州玉皇山脚下,渐渐同它熟悉并成了朋友。
玉皇山朝八卦田的一侧,在山根处与八卦田环形河之间,有一尼姑庵。庵名很雅,曰:白云庵。庵门不很轩峨,平日里香客虽不间断,但是远无灵隐寺那样的热闹鼎盛。不过,在门口处高大笔直地杉树映衬下,那几分幽静似乎别有味道。
“白云庵”的左边有一条石径,弯延而上,可达玉皇山顶。当然了,山上石径小路交错,亭台亦很多。不过,熟悉了就知道,哪一条路都可通山顶。不过远近有别罢了。如果你不在乎时间,就随意选一条路。都各有其风景韵味。
玉皇山美景
秋分过后,秋气便日渐浓郁,玉皇山每一天都在变换它的画面设色。主色调还应该数*色。因为那些漫山遍野的灌木草丛年年总是抢先秋的风头,早早地就一天*似一天。不过,玉皇山的*,同我在其他地方看到的稍有不同,它*得更加明亮且厚重,更富有层次,仿佛中国画里“皴”的笔法,是一层一层染上去的。深浅浓淡,耐人寻味。
山路上,随处可见不知名的野花。它们掩隐在大树和灌木丛中,远处看不很清楚,抵近了,它们仿佛和你捉迷藏似得,这里,那里突然冒出来,给你一个惊意。如果是正午,阳光还好,就会有翩翩起舞的蝴蝶在花草间出没。这里的山蝶同平畴上的蝴蝶有不同。山蝶的体形都比较小巧,大的也有,但不多见。已近深秋,可能是小蝴蝶更能适应低温环境吧。这些小精灵伏在野花蕊上时,会把翼翅铺展开,翼翅的花斑彩纹同周围的花草混合,不仔细看,还真一下子难以分辨。这些山蝶或许是过于自信它的伪装能力,你就是把手放到它的头上,它也不飞走。如果你喜欢微距摄影,就算是赶上了。这些山蝶在赭石色为主的翼面会有星星点点的散着紫黑,紫红,紫蓝的斑点花纹,十分抢眼。是否是为了警示天敌?我不知道,但至少抓住了我的眼球。
玉皇山下的八卦田里有许多花花草草
玉皇山上最多的还是松树。这些生长在山坡处的松树,大不同于那些择岩隙崖壁而居的品类,没有画里常见的那种奇崛险怪。但是当那些高大笔直,挺拔英俊的松树成阵,成林,成海时,那种浩大雄浑,吐纳万千的气势,相信更有震撼力。尤其是当有山风吹过,松林便会发出低沉,浑厚,缓迟的声响。我曾经倚靠着山亭的柱子,闭上眼睛,屏息凝神,仔细聆听这种来自宇宙深处的声音。你分明感受得到大自然的呼吸和心跳。那是山涛树语,那是超然物外,那是杳渺仙境。
突然不经意间会想起唐代诗歌中的一股清流,山水田园诗派。它的代表诗人有王维,孟浩然等。最初读王维的诗,感觉浅显通俗,似乎没有多少深意。自从登过几次玉皇山后,我对王维诗的认识体会有了很大改变。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多么恬淡幽闲,超脱自在。可是当我在玉皇山的深秋时节近距离感受瑟瑟秋风里的草树花鲜时,我却从王维的这首诗中读出了某种孤独,寂寞,物候的盛衰开合,生命的起起落落。况味世态,一言难尽。
下了玉皇山,回家路上,必过八卦田。八卦田大片的荷莲碧水,同玉皇山的厚重秋色形成鲜明反差。把我的心情拉回秀丽的水泽湖光。心得当然会有,那是后话。
(附注:本文的原标题为《玉皇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