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大概需要多少钱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yy/220319/10461911.html近日因疫情之故久居室内,未曾踏出家门半步。久居家不出,晨昏尚且可辨,四季却实在是难分。脑海中对外界的印象还是年前萧瑟的冬景。直至前两日,晚间小憩,吾凭栏而立,但见风吹帘动。继而又觉一阵清凉拂面,舒爽之余,却并不彻骨,方觉原已春深了。正是——久禁不知冬去,风拂方觉春深。
话不多说,我们进入主题。“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绿野徘徊月,晴天断续云”,今天呢,我们要谈论的主题就是——春分。
春分,顾名思义,春分一半,到了春分,春天也就已经走完半程了。而春分之名还有着另一层更为重要的含义。《春秋繁露》中云“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在这一天,太阳直射赤道,阴阳相半,昼夜平分,故曰“春分”。
了解春分,我们先来简要了解一下这一节气的“三候”和习俗。
春分三候,“一候玄鸟至;二候雷乃发声;三候始电”。一候之时燕归,二候之时雷响,三候之时,打雷才会伴有闪电。
苏醒诗云“日月阳阴两均天,玄鸟不辞桃花寒。从来今日竖鸡子,川上良人放纸鸢。”从诗中我们除了可以隐约看到春分时节的物候外,还可以读到一些春分时节的习俗,比如——“竖鸡子”、“放纸鸢”。
“竖鸡子”,就是竖鸡蛋,这一习俗起源于中国而风靡世界,民间更有“春分到,蛋儿俏”之说。其如此火爆之原因究竟为何至今尚未有确切答案,但这丝毫不影响人们的跃跃欲试。我想大概可能也许只是因为好奇和好玩儿?就像前两天朋友圈风靡的立笤帚。而且关于竖蛋原理的解读中也不乏一些科学真理,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搜索一下。
春分时节,百花盛开,气温适宜,正是人们外出踏青的好时节。这春也踏了,正是惠风和畅,何不放个风筝?所以,在春分时节,常常可见大人孩子们放风筝的场景,正是诗中“川上良人放纸鸢”一句所描绘的景象。
另外,春分时节,在民间,还有“粘雀子嘴”的习俗。春分这一天农民每家都要吃汤元,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一些汤元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头,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
在民间有百姓喜闻乐见的习俗,那么在帝王家也有帝王家庄严肃穆的祭典。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云:“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春分祭日的仪式,自周代便有,并历代相传,为国之大典。至明清时期亦设有日坛,专供每年春分祭日。
以上,我们简要谈完了春分三候和习俗,下面我们聊聊什么呢?
啧,这既是春日,自是少不了良辰美景,百花争妍,有了这般美景,我们有着极高审美情趣的大诗人大词人们怎么能不写诗写词呢?无论是爱春惜春还是伤春叹春,怕是都和这花事脱不了干系。
春分三候所代表的花信为:“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兰。”不若我们便从这些花事入手,来看看在这一时节,我们的大诗人大词人们,都在做什么呢?
一候海棠,说到海棠,我们首先就瞧见了爱吃第一名的苏轼。哟,这厮大半夜不睡觉,提这个灯笼干嘛呢?哎嗨,天都快亮了哎,他咋还不回去?哦豁,原来我们苏兄在——赏海棠。
川端康成说“凌晨四点半,海棠花未眠”,苏轼说“东方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不同的语言,相同的美丽。
哟,刚送走苏兄去睡觉,这咋还又来一帮人呢?有喝酒的有写诗的,好像还有……耍酒疯的???大晚上对着我方海棠干嘛呐???
杨万里有一首诗叫名字真长,不,不是,叫《上巳日予与沈虞卿尤延之莫仲谦.招陆务观沈子寿小集张氏北园赏》,诗云:东风吹我入锦幄,海堂点注燕支薄。不论宜雨更宜晴,莫愁倾国与倾城。半浓半淡晚明灭,欲开未开最奇绝。只销一线日脚红,顷刻千株开绛雪。伟哉诗人桑苎翁,持杯酌酒浇艳丛。坐看玉颊添醉晕,为渠一醉何须问。
话说这个,上巳时节,杨兄同三两好友,相聚赏花。人家都安安静静赏海棠,可我们的放翁兄在干嘛呢?——务观持酒酹花
别人觉得这厮怕是有点儿疯,可杨万里不觉得啊,杨万里懂他,杨万里宠着他,于是,杨兄非但不拦着,还在一旁兴致勃勃地给老陆加油写诗。
看完诗题,我突然就感动了。世界之大,若得一人可共诗酒。生复何求?
再说放翁,持酒酹花。酹花,酹花啊。当初学坡仙的“一尊还酹江月”的时候,我就被“酹”这个字震动到了。
酹,把酒浇在地上,表示祭奠。这种古老而虔诚的仪式,带着一丝沧桑,一丝旷远,一丝情怀,一丝感激,一丝物我两忘的超然。是如此的,令人触动。更何况是酹滔滔江水,酹朗朗明月,乃至于,酹院中的一株海棠。
山川万物,草木之灵。这种跨越种族的对话,总是令人感到震撼。
“为渠一醉何须问?”何须问?无须问。
海棠我们姑且唠这么多,再唠下去估计三天三夜也唠不完。我们再来看看二候——梨花。
说到梨花,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我的白月光——纳兰容若。那样一个纯净又深情的男子,无论是他笔下“从此伤春伤别,*昏只对梨花”的孤独伤感,还是“强说欢期,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的深切怀念,都是那么的令人心动又心痛。
汪曾祺说:“梨花的子瓣是月亮做的。”其实纳兰又何尝不像梨花呢?洁白干净,美丽的近乎透明。
三候木兰。木兰多称为辛夷,历代名家咏木兰者不在少数,其中最著名的当数王维的《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木兰之美,常美在其纤尘不染的气质,以及其色如芙蓉的仙姿。常有诗人咏叹木兰“色与芙蓉乱”,但木兰就是木兰,并非美在其似芙蓉,而美在她就是木兰。
那么到此,我们今天大佬与发发的分享就结束啦。
不知道在你心目中最爱的是万花丛中的哪一束呢?又或者,有哪位诗人的哪一句诗,温柔了你的灵*呢?
文字来源:不胜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责编:艫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