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家重视写进十四五规划千年行业 [复制链接]

1#

中医药,这个栉风沐雨数千年的行业,历经疫情检阅,正在走向它的高光时刻。早在年非典事件中,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比单纯的西医治疗方法效果更为显著。而在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医药有效改善新冠肺炎症状,为治疗新冠肺炎提供新思路,不但在国内交出亮眼成绩,还在国际上大放异彩。而作为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高等药学学府,中国药科大学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肩负起“保健民族”的重任,在药物筛选、新药合成等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十四五”规划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据国家中医药局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发布会上透露,预计“十四五”期间中央财*对中医药重大工程项目的投入会比“十三五”翻一番。

国家重视,*策扶持,国医热潮喷薄而出,这也为中医药实力本就雄厚的中国药科大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教育部组织的历次全国学科评估中,中国药科大学的中药学学科排名始终名列前茅,学校的中药学学科还入选了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在高等教育评价专业机构软科发布的“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中国药科大学的中药学学科排名国内第2,位居中国顶尖学科。

依托学校中药学学科的强大实力与背景优势,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的3个本科专业“各有千秋”:

中药学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创办于年,是我国首批创办的中药学本科专业之一。年获批江苏省首批品牌专业,年获批国家特色专业,年获批江苏省品牌专业A类,年入选国家首批一流专业建设点。-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专业在参评的所高校中,专业排名位列全国第三,被评为五星专业。

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国第一家“中药资源与开发”本科专业,是具有鲜明特色的中药类专业之一,属于理科专业。该专业创办于年,年获学士学位授权,年设立中药资源学专业硕士点和博士点,年获批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建设点,年获授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目前全国设置有中药资源与开发和相近专业的学校有35所,近年来的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显示药大中药资源与开发专业在全国专业排名中稳居前列,评价为A。

中药制药专业

中药制药专业是全国中药学6个专业中招生规模增长最快的专业,属国家紧缺人才。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制药专业年开始招生,平均就业率保持高位。本专业主要依托中药学院的综合办学力量开展专业人才培养,中药学院是中国药科大学国家首批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的专业学院。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学院科研平台建设成效显著,是学校“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1个江苏省现代中药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建有学校临床代谢组学中心和中药饮片配方颗粒标准化工程技术中心,以及江宁校区双一流公共平台(药物结构分析单元)。

近年来,学院承担完成了国家、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百余项,获得包括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在内的多项国家和省部级奖励,研究开发出以抗心律失常一类新药盐酸关附甲素、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益气复脉冻干粉针剂、丁家宜系列化妆品为代表的一批创新药物和产品,为我国中药新药创制和健康产品研发做出了重要贡献。

图为楼凤昌教授获奖照

中国药科大学获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图为楼凤昌教授获奖照

药大的校园里也遍布着传统医药的“踪迹”:

药用植物园

中国药科大学药用植物园始建于年,是校内外教学、科研和开展科普教育的重要基地。园区面积现已余亩,种植各类药用植物余种,其中不乏许多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每一种植物就是一个小素材,就是一个知识点,整个药用植物园就是一部中医药文化教材。

药学博物馆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博物馆始建于年,前身为“中国药科大学中药标本馆”,年冠名“江苏药学博物馆”,并被列为“江苏科普教育基地”。8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收集、整理、扩建,现已发展成为国内医药院校中藏量最大的中药标本馆之一。博物馆分为两层,不仅收藏有多种植物标本,还收藏了许多文献资料。

中药科学楼

中国药科大学的中药科学楼一楼展出数目不菲的中药标本,药大学子们常常来此前往参观学习。中药学学生曾在此楼实验室制作“中药化妆品”,此事件一度成为微博热搜话题。

木芙蓉

漫步于药大校园,随处可见枝繁叶茂的药用植物,例如镜湖湖畔“露染胭脂色未浓”的木芙蓉,“瘦草半成*,青枝含艳果”的火棘以及“珊瑚叠砌玉玲珑”南天竹。校园内的药用植物不仅提高了观赏性,并且让药大学子更好地了解传统医药,使传统医药更近距离地走进他们的生活中。

火棘南天竹

回顾中国药科大学的历史,中医药大师更是“群星璀璨”!

叶桔泉,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杰出的中医药学大师。叶桔泉先生是我国中医药界的一代宗师,是建国后我国医卫界最早的三院士之一。他在青年时代即随名医研修中医药,勤奋好学,在独立开业后仍潜心攻读大量医药著作和文献资料,揣摩得失,力求创新。在旧中国歧视和取消中医的情况下,他对中医的研究始终坚持实践第一的观念,力主“整理医院,进行科学实验”,从临床入手,认真验证先辈的经验并加以提高和发展。他先后创办了苏州国医研究院、单方实验研究社,并陆续发表《合理的民间单方一百则》、《医院说》、《近世内科国药处方集》等著述,翻译出版了《动植物民间药》、《腹诊考》和《方证论》等日本医药名著,对继承和发展祖国传统医药学、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徐国钧,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药科大学教授,生药学家和药学教育家。他主持中药材同名异物品种的系统研究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常用中药材品种整理和质量研究课题,完成了个大类药材的研究。该课题研究有多方面创新和发现,是中药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为中药科学化、标准化、国际化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其成果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三等奖。出版专著、教材、教学参考书49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培养硕士40名、博士28名。获南京市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卫生科学大会先进工作者,全国医药系统劳动模范,全国高等学校先进工作者,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南京市精神文明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获日本歧阜药科大学特别荣誉奖,美国章美科研教学奖。年荣获中国药学发展奖——特别贡献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

胡之璧,女,年11月生,年毕业于中国药科大学,年在德国图平根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研究所名誉所长,终身教授。胡之璧院士主要从事中药生物技术研究,将近代分子生物学,植物基因工程与细胞工程等高新技术应用于中药研究。她在国际上首先培育出转化率最高的洋地*细胞株,即著名的“胡氏细胞株”;首先将农杆菌Ri质粒成功地引入几十种中草药基因组中,培育出多种转化器官培养系,部分品种有效成分含量达到了天然中药的几十倍,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为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策略,为现代中药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奠定了基石。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三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以及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中医药现代化杰出科技成就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医发展奖”等,并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

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贯通古今,历经考验但仍传承千年,这本身就证明了其价值所在。而疫情大考中,中医药交出的漂亮答卷更是惊艳世界,为构建人类健康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成为疫情防控中国方案的一大亮点。弘扬中医药,加快其走上历史舞台的进程,是药大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前方有荆棘,亦有荣光,中国药科大学将与中医药一同走向更加辉煌的明天。

欢迎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