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散文芙蓉国里尽朝晖 [复制链接]

1#
儿童白癜风有哪些症状文/姚斌芙蓉是绝美的意象,因此早在《离骚》中就有“製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的辞句。此处的芙蓉“其叶名荷,其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菡萏,即是未开之荷花,也就是花苞。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古称水芙蓉或芙蕖。但是,在植物学中的芙蓉却是落叶灌木或乔木。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艳似菡萏展瓣,故有“芙蓉花”之称;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故又称“木芙蓉”或“木莲”。木芙蓉花开一日三变,故又称“三变花”。其花晚秋始开,霜侵露凌却丰姿艳丽,占尽深秋风情,因而又称“拒霜花”。古人往往以水芙蓉入诗,而以木芙蓉入诗者要少得多。王维的“当轩对樽酒,四面芙蓉开”,唐孙华的“三径林香穿竹树,一池波影漾芙蓉”,皆是水芙蓉。而江总的“千叶芙蓉讵相似,百枝灯花复羞燃”,宋祁的“芙蓉本作树,花叶两相宜”,却是木芙蓉。如果不仔细分辨,那么往往会将两者混为一谈。韩愈的《木芙蓉》就是一首直歌木芙蓉的诗:“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其意为,木芙蓉新开在寒露丛中,远远地要比荷花红。艳丽的颜色相互嫉妒,美名往往两个会相互一样。有意思的是,韩愈在此将两种“芙蓉”讲得清清楚楚。在古诗中,芙蓉有它的特殊象征意义,那就是直比美丽的女子。比如,白居易的“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芙蓉花多像她的脸,柳叶多像她的眉,见花见柳怎叫人不落泪。李白的“昔日芙蓉花,今成断根草”,往日美丽的芙蓉花,今日成为凄凉的断根之草。王昌龄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张可久的“疏星淡月秋千院,愁云恨雨芙蓉面”,疏疏的星,淡淡的月,冷冷清清秋千院,愁如云,恨似雨,布满芙蓉般的脸面。以芙蓉入画的也很多,但基本上都是荷花。唐寅的《临水芙蓉图》就是其中一幅。这幅画以浪漫主义手法描绘了水边芙蓉小景,构图大气别致,笔墨疏朗俊秀。图中绘一枝芙蓉伸出岸边探向水面,枝叶繁茂可见为盛夏芙蓉,虽是墨花,却于浓淡之间体现花叶之别。芙蓉叶以没骨法渲染,浓淡有致,层次分明。芙蓉花笔简形具,娇艳欲滴,尽显唐式花鸟笔墨之神韵。芙蓉下方绘一顽石矗立水中,维持了画面的平衡,与芙蓉交相辉映。吕纪的《秋鹭芙蓉图》,也是著名的一幅。这幅画表现是秋天野外荷塘一隅之景。画幅下端一片荷塘,长有几簇菖蒲,或茎叶舒展,或茎叶弯斜,相互交错。荷塘里荷花已凋谢,老叶离披,荷茎弯曲,而叶下垂如擎盖。较大的莲蓬低垂,较轻小的莲蓬仍挺立向上,荷叶已衰败,水草泛*,茹菇和其他花草,相植其间。荷塘边一丛木芙蓉,袅袅而立,花枝向外伸展,舒枝展叶,枝头缀满花朵,或盛开,或待放。画幅右侧一高大柳树横斜出画面,枝干挺拔,柳枝垂挂,柳叶袅袅迎风飘拂。芙蓉以成都一带栽培最多,历史悠久,蜀后主孟昶时,城墙上遍种芙蓉,故成都又有“芙蓉城”之称。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亦种植木芙蓉,繁花似锦,光辉灿烂,唐末诗人谭用之选赞曰:“秋风万里芙蓉国。”湘江沿岸,到处生长着木芙蓉,铺天盖地,高大挺拔,那丛丛簇簇的繁花,在秋雨迷蒙中经秋风吹拂,犹如五彩云霞在飘舞。于是,湖南遂有“芙蓉国”之称。“芙蓉镇”大概是没有木芙蓉却被命名的唯一名古镇。它原名为王村。由于著名导演谢晋在此拍摄电影《芙蓉镇》,遂更名为芙蓉镇。芙蓉镇也是一座具有两千年历史的古镇,原为西汉酉阳县治所,因得酉水舟楫之便,上通川黔,下达洞庭,素有“楚蜀通津”之称。其镇四周青山绿水,镇内有曲折幽深的大街小巷,吊脚木楼,处处透析着淳厚古朴的土家族民风民俗。有诗曰:“武陵山秀水幽幽,三峡落溪州。悬崖壁峭绿油油,悠悠荡华舟。烹鲜鱼,戏灵猴,龙洞神仙游,芙蓉古镇吊脚楼,土家情意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