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小太平街胡同里这座看似不起眼的院落,却有
TUhjnbcbe - 2023/7/1 20:23:00
北京儿童荨麻疹医院 http://m.39.net/pf/a_9203433.html

烟台山下朝阳历史文化街区,有一条不起眼的街,叫小太平街。

小太平街位于朝阳街中段以东,北起招德街,南至礼贤街,长米,始建于0年前后,因该街窄小又地处东、西太平街之间,故名。新中国成立前,该街设有宁波同乡会、解令元拳房、永隆德饭庄、小乐天饭庄等。

除了这些有名的地方,小太平街上还有一处王氏故居,也有些名堂。这就是位于街北路西的8号、9号院。

9号院胡同临近街口处,地面有一块不起眼的破碎条石,当年为了防盗而设的大铁门,就位于这里。

穿过几十米的洋灰路面来到胡同尽头,以前西墙前有一个砖砌花池,种着一棵芙蓉树。北侧即是大院。

整组建筑为两进院,倒座(即南屋)一层,正房二层,南低北高,呈步步登高状。

二进院

南面的五间倒座,不显山露水,但是仔细端量,则发现腰线以下地基之上及挑檐,全用优质的荣成石岛红,石块凿得横平竖直,几近无缝干垒。门廊两侧和窗户四周用青砖留缝、勾白灰。其他墙面为砂灰白墙。

窗户外侧的铁皮雨搭保留至今,上面布满了菱形排列铁钉。窗上方是玻璃,外侧用中式花格,既考虑了安全,又兼顾室内采光。房屋所有的窗户皆为双层,外侧有纱窗。

抬头望,墀头砖雕或局部风化或后期被糊上了白灰。屋顶是本地常见的仰合瓦,但两侧起高的山尖,则借用了潮汕地区特有的“厝角头”五行山墙。这一方面是满足了主人对风水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广东商人当年在烟台的发展程度之甚、影响之大。

倒座从东往西第二间为大门,门前五级石岛红垂带台阶。大门当年有一幅对联:“乌衣一巷传东晋,槐树三株表大梁”。

乌衣巷地处南京,为晋代王、谢两家豪门大族居住之地;“面三槐,三公位焉”,典出《周礼·秋官·朝士》,古代朝廷门外栽植三株槐树,象征司徒、司马、司空三公的品位。北宋初年,兵部侍郎王佑文章写得好,做官也很有*绩,他相信王家后代必出公相,于是在院里种下三棵槐树,作为标志。后来,他的儿子王旦果然做了宰相,人称“三槐王氏”。

当年倒座南窗外种了三棵槐树,与大门对联遥相呼应,寓意着王家富贵显赫,门第尊优,也暗喻王家子孙后代成为栋梁之才。大门两侧的廊心墙用水磨的青砖拼龟背锦图案。夹门石则雕刻成竹子的形象。

大门迎面建在8号院后墙上的照壁

令人称奇的是大门南侧冲着前排房子的最东一间,在这间房子的后墙上做了一面照壁,这在胶东民居中是十分罕见的。后来得知南侧的8号院也是王家大院的一部分,就不难理解了。

大门里侧两边有青石雕凿的挡门的腰杠窝。门廊上方用刷着黑漆的红松板平铺成顶。门廊东一间为门屋,门上阳刻对联“勤可补拙,俭可养廉”。

穿过门廊,迎面一面照壁,硬山脊屋檐,福字筒瓦,元宝滴水。仿木结构的砖拱下面,是六段竹节围起来的五块带图案的砖雕,可惜画面有些残损,无法辨认。照壁中间旧时曾挂着一个写有“鸿禧”二字的木牌。下方长方形的青砖框里,嵌着素面的如意石岛红。

一进院照壁及二道门

照壁东侧是花池,当时种着两棵花开满树的白丁香。西侧则是仿旧制的二道门门楼,门上也有对联:“风流宰相推江左,书画状元数辋川”,下方有两级石岛红条石台阶。门楼西侧墙面用砂灰做一圈圆形造型,上绘“孔融让梨”。一进院的西面是厕所,厕所外墙也做有一面照壁,壁心墨书“地临日观群峰俯”。

此院倒座里侧的墙体腰线以下,则是用当年流行的西方水泥砂灰留十字缝做法。因门廊不足一间房间的宽度,故倒座西侧余三间半,其中东面半间为祭祖用,东墙上挂着一幅宽三米、高一米的黑木框山水画。

中间部分为客屋,此屋布置最为讲究。两层中式门里门上,有一副“忠厚传家唯孝悌,太羹有味是诗书”的对联。进门左边有一中式书柜,南窗前则有两组一桌二椅布置。窗上方有蓝底金字匾额一块,上书“聿新堂”三字。东西两侧各有六扇共计十二扇黑色硬木雕刻隔扇,隔扇上部为玻璃,中间为字画,下部为雕花板。

因当时兵荒马乱,客屋地面之下建有躲避战乱用的地下室,一间半大小,一人高,里面干燥不潮。入口即在祭祀间的北侧隔扇门里面,南窗外地基处约六十厘米见方的出口,是两扇小铁门,出入口有一字形木梯上下,从出口出来向西,隔墙有一小门,通往德国人开设的盎司洋行。

最西一间为平日主人读书休息的书房。进门前方墙上,挂有硬木框大镜一面,两侧有“一片云山摩诘画,四时花鸟杜陵诗”、横批“贤者时畅其怀”的木制对联一副。西南角摆放书柜一个,南侧靠墙半圆桌一张,北面则有此屋空间三分之一大的一铺炕以供休息。

二道门门楼里侧有四扇屏门,遇有重要时刻才打开使用。因西小门冲着厕所,故平日从东门进出。一二进院子的地面,全部是洋灰抹平刻划菱形纹。

二进院东西厢各为小五间单层建筑,其中东厢为传统民居式样,南北两侧则加了五行山尖,欧式球形锁,门窗皆为双层中式花格加玻璃。北三间当年为厨房,剩下的两间为储物间。西厢为带有欧式罗马柱露台的西洋建筑,北三间为卧室,剩余两间放柴草。二道门楼西侧有一口机井,井里有直径十厘米的铁制水管,从屋檐下直接输送到厨房,西南角处是厕所。

正房为两层中西合璧的楼房,屋顶为传统小灰瓦,西头有维修屋顶用的青砖台阶一溜,东西两侧也是五行山尖。除外墙外,梁、柱、楼板、地面皆为水泥,窗前带廊,廊前侧上下各用四根六边形水泥柱支撑,柱头两侧有仿蝴蝶状的水泥雀替,底部是传统的柱础。一层西面两间,前方为上二层房间和西厢屋顶露台的水泥楼梯,栏杆为加了钢筋的罗马柱。外侧屋门高大,上方为龟背锦中式花格上带玻璃,下方为灯笼锦带玻璃门板。

欧式水泥楼梯

室内则布局紧凑,各间又分割成小房间,所有房间顶部为平面吊顶,中间有欧式圆形石膏线灯池装饰。个别房间用轨道拉门。弧角水泥窗台,因距海不远,北风较大,有的窗户中间开有方形玻璃小窗,以分流通风。地面则是菱形线条分割的红色水泥。一楼室内有炕,有带小铁门的炕洞可烧火。当年一楼东两间为主人夫妇居住,中间一间为堂屋,西侧两间及楼上东两间、西三间分别为三个儿子家居住。

王氏故居的主人王家谟,号犹臣,宫家岛人,生于年,13岁开始学徒,后来东家把女儿许配给他,并让他经营自己的生意,但朋友建议他自己创业。于是,同村好友张桐人为他做保人,他便借贷做起了生意,年于北大街52号开设东顺银号,资本元,瑞蚨祥等老字号都是他的客户,据说当年在同行里业绩排第四。王家谟兼任隆顺银号股东,任金银公会常委之一,且在面粉厂、电灯公司以及其他公司等都有股份。

王家谟

王氏最早住在三多街的四合院里,上世纪30年代,建造小太平街8号、9号两座大院。

其在宫家岛有多处房产,年烟台第一次解放,他把老家的房产捐献了,后来受战乱影响,买卖也歇业了。因眼疾他常年在北京居住,后移居青岛,年去世。有四子,长子王衍礼,号志让,北大经济系高材生,做过多所中学的校长,年于烟台二中离休。次子曾接管经营银号。

南侧的8号院,与9号院格局基本相同,只是比9号院规模稍小。除此之外,王家在烟台还有多处房产。

藏身小太平街胡同里的王氏故居,虽然因为历史原因目前破旧不堪,但依然掩饰不了它曾经的繁华与惊艳。其设计紧凑,用料讲究,做工精良,那些充满人文色彩的细节,南方与北方、东方与西方风格的交融,处处彰显着主人的实力与品味,同时也将鲁商的憨诚隐忍、包容开放的品质融入到了建筑当中,堪称烟台近现代建筑的优秀代表。

(感谢王家谟之孙王世珩先生口述家族史、冷永超先生绘图)

本文图片由作者提供

解焕新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太平街胡同里这座看似不起眼的院落,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