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花金灯花五首:可怜宝剑凌云气,散作金灯满地花
初秋季节,河道山坡上开了几枝彼岸花。这种红色美丽的花朵,孤傲艳丽,亭亭在早秋的风中,让人冥想。彼岸花是这种花草的现代通名,因为多种植于扶桑的僧院,扶桑国名字叫作曼殊沙华,是转自佛教梵语,故流传到中国,翻译成彼岸花。
但是扶桑的彼岸花,却并非印度流传而来,实际是宋朝时期,也就是扶桑的江户时代,由中国传播过去的。
那么在中国,彼岸花叫什么呢?从形状上来讲,类似蒜类,长在山坡沙石荒地,故而名石蒜,因为花大而艳丽,如同古代舒展的铜灯,叫作金灯花。
金灯花最初和佛教的*域并不相干,而是和中国古老的道教相关。
东汉汉郭宪《洞冥记》:“有明茎草,夜如金灯,折枝为炬,照见*物之形。”就是说的有一种花草,只有一根茎干,夜晚如同金灯一样开放,折下来当火把,能照见*魅。
金灯花盛开在早秋农历七八月,以山坡坟头最为茂盛,花色艳丽火红,秦汉时期,道家和民间就作为有灵*的花草看待。
不过那时的信仰,崇尚神仙和长生,并没有后来所谓幽冥隔世的凄艳*魅。
而中国尚红,以红代表阳气,灵*,热烈。而此花亭亭,花须舒展,如同灯盘火焰,故而叫“金灯花”。
“阑边不见蘘蘘叶,砌下惟翻艳艳丛。
细视欲将何物比,晓霞初叠赤城宫。”中唐·薛涛《金灯花》
薛涛中唐才女,在道教浸染的时代风尚下,也喜欢这种花叶不相见,秋天开花,春天长叶子的亭亭花草。
栏杆边并没有看见繁茂的叶子啊,秋天的花坛里,唯独看见了盛开的红艳艳的金灯花。
我细看,用什么来比喻这种美丽火红的花朵呢?
那是天上的朝霞,染红了天上的宫殿。
在这首诗里,可以想见唐朝的道观和庭院多引种这种灿烂的金灯花。
因为道教有九枝灯,专以供奉神仙。
“叶卷须虬朵朵圆,化工如解刻雕然。
金灯玉柱归天上,何事生来小槛前。”宋·李纲四花四首其二《金灯》
寓轩秋深,芙蓉、金灯、红蕉、鸡冠四种花开,有足观者,各成一绝纪之。
宋朝的花卉产业较唐朝更为发达,各种山林野花,经过人工培育传播,装点人们的四季生活。
比如这首宋徽宗时期的诗,写了战乱来临之前,庭院人家的富庶悠闲。
秋天里,庭院种植的木芙蓉,金灯花,美人蕉,鸡冠花次第开放。
这首诗是专门写金灯花的。
那花叶卷曲,花须如龙须,花盘却朵朵圆美而大,大自然如此巧妙,仿佛一朵花是被刻意精雕细琢成这样的样子。
这样如灯一样的美花,应该是天上的灯盏吧,为什么偏偏落在了我的庭院,照亮了满庭生华彩。
也就是在北宋时期,佛道盛行,金灯花被广泛用于僧院道观园林庭院的装饰和欣赏,佛教称为天花曼殊沙华,又叫赤团花,也就是那时,金灯花被传到扶桑。主打一个佛教寺庙的氛围。
“落落庙碑摹瘗鹤,阴阴宰木宿神鸦。
可怜宝剑凌云气,散作金灯满地花。”宋·王琮汉荆王墓(庙在京口府治)
汉荆王的墓在镇江,汉荆王刘贾跟随刘邦南征北战,是汉朝初年的王侯和战将。
不过到了宋朝的时候,岁月千年,汉荆王的墓地荒废凄凉,成为野鹤和乌鸦的栖息之所。而秋天之时,一片片野生金灯花开在陵园里,宛如英雄血,长恨歌。
所以这首诗也分外耐读。说刘贾的宝剑凌云的生前雄气,死后依然存在,化作了向上的金灯花。那金灯花挺立的花茎,孤傲的绚烂,有了最英雄气的解读。
“花须为饭露为浆,黑雾玄霜剪薄裳。
飞绕金灯来又去,不知能有几多香。” 杨万里《戏嘲金灯花上皂蝶》
秋天的金灯花花丛往往吸引大的蝴蝶飞来采蜜授粉。
金灯花无香,但是胜在色彩明艳,吸引秋天的昆虫为之授粉。
杨万里看到黑色的蝴蝶流连在花丛中,绕来绕去,薄如蝉翼的黑蝴蝶和明艳的金灯花形成了视觉上的浓厚美。
他俏皮地问黑色的蝴蝶,是金灯花有特殊的香气么,你这么留念?
这也反衬金灯花的特殊美感,是怎样的明艳,才能让蝴蝶恋恋如狂?
所谓蝶恋花,最美就是黑蝴蝶恋上彼岸花。
当然是灯火之粲,前世之缘。
“尽日凄凉雨,丛花照素秋。
碧檠看最瘦,红艳欲俱流。
有泪长门夜,无人小院幽。
更怜湖畔路,翠烛冷飕飗。”清·厉鹗《雨中金灯花》
到了清朝,金灯花的审美变得略为凄美。
那凄凉的秋雨中,金灯花依然红艳开放,对应萧瑟的秋冷。
那绿色的茎干,清瘦,而红色的花朵却如此艳丽。
那是寂寞的被禁锢的青春,在徘徊。
然而金灯花的审美,仍旧是人间的,带着人气和健康的气息。
那么如今金灯花有了更唯美的名字,叫作彼岸花,仿佛打通了幽冥,成为最凄绝的生死思念之花,带着*魅瑰艳。甚至有人说,不适合在庭院种植彼岸花,象征生死不见,两相隔绝。
实际上从纯正的传统和古典意义上来讲,金灯玉柱似灯明,金灯花恰恰是一种明丽和希望。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诗词中的爱和美。#彼岸花#
古诗秋花*葵六首:轻葩淡淡染鹅*,日日倾心向太阳
秋荷美诗五首赏读:荷花拟人,李白,白居易,李商隐各有情感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