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史*
本文节选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中国人很熟悉的一个词儿就是“出水芙蓉”,通常用来形容天然美丽的女孩子,或者清新的诗句。这里的“芙蓉”通常被认为是荷花或者莲花。
不过有意思的是,古时荷花的标准称谓也不是芙蓉,而是芙蕖。在《尔雅·释草》里,说的是“荷,芙蕖”。这里并没有芙蓉什么事儿。
古时荷花的标准称谓是芙蕖(图片来源/PPBC摄影/李光敏)
在《说文解字》中,终于给了芙蓉真正定义,“扶渠华,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说的就是芙蕖花朵还是花蕾的时候叫“菡萏”,已经绽放的就叫“夫容”(芙蓉)了。
芙蕖花朵还是花蕾的时候叫菡萏(图片来源/PPBC摄影/周繇)
在众多假借芙蓉名称的植物中,木芙蓉大概是名气最大的。而把这种植物推到聚光灯之下,则要到宋朝之后了。王安石对木芙蓉的美景做了总结,“水边无数木芙蓉,露染胭脂色未浓。正似美人初醉着,强抬青镜欲妆慵。”诗句中的木芙蓉就是本文的主角,一种借用了荷花名称的美丽花朵。
01
花朵变绣球
作为锦葵科的成员,木芙蓉的花朵也有这个家族特有的特征——单体雄蕊,所有的雄蕊花丝都联合了起来,干脆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筒状结构,套在了花柱外面。
锦葵科成员花朵具有单体雄蕊的特征(图片来源/PPBC摄影/朱鑫鑫)
在同科的蜀葵、木槿、锦葵、*槿和棉花上都能看到这种特殊的结构。不过,在常见的木芙蓉花朵之上,似乎很难看到单体雄蕊的结构,就算是翻开那些层层叠叠的花瓣,也很难发现花蕊,这是为什么呢?
通常来说,野生木芙蓉的花朵只有5片花瓣,但是栽培个体的花瓣远不止于此。这些多余的花瓣有两个来源:首先是花瓣数量加倍,就好像动物多长了手脚,这些花朵的单体雄蕊仍然是干净清爽的;还有就是从雄蕊变化而来,整个花朵就变成了一个绣球模样。后面这种变化实际上是调控花器官发育的基因出了问题。
花瓣长多了,这个好理解。本来是一朵木芙蓉只有5片花瓣,通过变异,增加了两轮或者三轮,结果这朵花就有十几片甚至二十几片花瓣了。我们看到的重瓣月季、重瓣萱草,很多时候都是花瓣加倍的结构。
野生木芙蓉通常只有5片花瓣(图片来源/PPBC摄影/徐晔春)
至于说雄蕊能变花瓣,这个听起来就有点神奇了。实际上,植物花朵的雄蕊和花瓣都来自于一个叫“花原基”的结构,只是在生长过程中,不同细胞组织被分配做了不同的工作,那些专门生产花粉的细胞构成了雄蕊,而那些专门吸引传粉动物的组织细胞就集合成了花瓣。通常来说,花朵的不同部位都会按照蓝图来执行自己的使命,但当调控基因出问题的时候,雄蕊就会变成花瓣的模样。
多长出来的花瓣,再加上变成花瓣模样的花蕊,这样木芙蓉花朵就显得雍容华贵起来。虽然丧失了一些散播花粉的雄蕊,减少了产生种子的机会,但是这也让木芙蓉与人类成为好朋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吧!
木芙蓉花朵(图片来源/PPBC摄影/吴棣飞)
02
一天变三色
木芙蓉的花朵不仅有丰满的花瓣,还有着神奇的变色智慧。在很多时候,木芙蓉的花朵会一日三变色,早上开放的时候花朵是白色的,到中午的时候花朵就变成了粉红色,到晚上的时候花朵却变成了大红色。王安石会写下“露染胭脂色未浓”这句诗,大概就是因为观察到木芙蓉花朵的这种变色行为。
到今天,我们已经能够理解木芙蓉花朵变色的原因,这其实就是在花瓣细胞内,花青素数量和酸碱度在温度变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化。
在植物世界中,有变色现象的植物还挺多,比如耳熟能详的金银花的花朵,就是从白色变成金*色。在热带地区,我们能看到一种叫使君子的植物,它们的花朵在初开时是白色的,等一段时间之后会变成鲜艳的大红色。
金银花的花朵会变色(图片来源/PPBC摄影/李光敏)
其实植物花朵变色并不是为了吸引人类的注意力,而是为了帮助传播花粉的动物更好地为自己服务。
满满一棵大树开满了鲜花,对于喜欢花粉、花蜜的动物来说可是美餐一顿。可是,问题来了,被招引来的蜜蜂如果不知道哪朵花是先开的,哪朵花是后开的,乱忙活一通岂不是坏了花朵的大事儿?
更麻烦的是,如果动物找花蜜都是碰运气的话,那自然也减少了有效传播花粉的机会,很多传粉者可能会反复冲进一朵早已空空如也的花朵,这样的浪费是植物和动物都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