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新的朋友文理芙蓉姑娘请求添加您为好友
TUhjnbcbe - 2021/1/7 2:08:00
北京中科白癜风爱心公益         https://4001582233.114.qq.com/ndetail_3934.html

记得点击音乐

歌手就是我们常德人哦

锦葵科:Malvaceae

木槿属:Hibiscus

芙蓉花的秘密·科普向

莫怕秋无伴醉物,水莲花尽木莲开

霜降过后,秋风瑟瑟,芙蓉花立于枝头

散发着阵阵飘香。

其花或白或粉或赤,皎若芙蓉出水

艳似菡萏(荷花)展瓣

故有“芙蓉花”之称

又因其生于陆地,为木本植物

故又名“木芙蓉”。

回顾中国古代史,木芙蓉花的身影却是随处可窥的。南朝江淹的诗中已经说“愿芙蓉兮未晦,遵江波兮待君”。唐·韩愈曾题诗:“新开寒露丛,远比水间红。艳色宁相妒,嘉名偶自同。采江官渡晚,搴木古祠空。愿得勤来看,无令便逐风。”

宋·赵昌·花卉四段图页-木芙蓉

史料记载,自唐代始湖南湘江一带便广种木芙蓉;唐末,诗人高蟾有一首有名的《下第后上永崇高侍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容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不开。”诗人科举未中,于是将自己比喻成开在秋江边的木芙蓉,不像靠近天子与权贵的得势者那样,倚云和露,应春而开。

在他之后,五代时的诗人谭用之经过湘江,也写下了一首咏叹自身怀才不遇的诗,其中有“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两句。因为这几句诗在后世流传很广,“江上芙蓉”“池上芙蓉”遂成为后世诗人吟咏木芙蓉时一个常见的意象,不断在诗歌中得到承继与发明。从此,湖湘大地便享有了“芙蓉国”之雅称。

北宋·苏汉臣·秋庭婴戏图

背景中的花即是一大丛红白芙蓉

又因为木芙蓉与菊花花期相近,因此也常常与菊花、芦苇、枫叶等代表秋候的风物一起,成为点染秋老的景致之一。如苏轼的诗,“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坐看池莲尽,独伴霜菊槁”,便是很典型的一例。花树与水面相映,的确更澄净鲜妍,但如木芙蓉这样几乎成为一种固定审美搭配的,还是不十分常见。因此在绘画史上关于木芙蓉的图册寥寥无几。

赵昌《木芙蓉秋菊蓝花图》

民间有芙蓉花“一日间变三色”,故又叫它“三醉蓉”。“晓妆如玉暮如霞”,据此可判断画中芙蓉处于近中午时分,色泽粉白色。因光照强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早晨开放时为白色或浅红色,中午至下午开放时为深红色。花蕾渐生渐开至晚秋前后,花期才基本结束。

图片来自网络,一日三变色

《本草纲目》记它的别名有“地芙蓉”“木莲”,都是因为花色鲜妍如荷花(芙蓉),又是生长在地上的木本的缘故。因为直到霜降时仍着花繁盛,又有一个很雅气的名字,叫作“拒霜花”。

秋劲拒霜盛,

峨冠锦羽鸡。

已知全五德,

安逸胜凫鷖。

北宋·宋徽宗赵佶·芙蓉锦鸡图

李迪,南宋院体花鸟画最具影响力的画家。《红白芙蓉图》是举世公认的南宋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之作,绢本设色共二幅。

明代文震亨《长物志》里便特意为之标格,说木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他处植之,绝无丰致”。

清代高士奇《北墅抱瓮录》里也说:“木芙蓉潇洒无俗姿……性本宜水,特于水际植之,缘溪傍渚,密比若林,杂以红蓼,映以翠菼,花光入波,上下摇漾,犹朝霜散绮,绚烂非常。”可谓得其神意。而李渔在《闲情偶寄》里甚至说:“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语近夸张,但也可以窥见“照水芙蓉”在日常生活的普遍与深入人心了。

清·恽寿平·秋水芙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右滑动

木芙蓉生长在路口拐角,一夜秋雨,打落了不知道多少,却仍傲立枝头,艺术楼的还未开,正如《群芳谱》所提:“此花清姿雅质,独殿众芳,秋江寂寞,不怨东风,可称俟命之君子矣”。劝君珍惜眼前花哦

-END-

湖南文理学院官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的朋友文理芙蓉姑娘请求添加您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