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芙蓉叶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木榨油传统工艺舌尖美味
TUhjnbcbe - 2021/1/24 6:06:00


  生活水平的提高,让中国人更加注重生活品质。就拿炒菜用的菜油来说,咱南京老百姓,就喜欢食用当地产的木榨菜油。这是为什么呢?

木榨榨油历史悠久,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就有压榨取油的记载,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在元代《王祯农书》、明代《天工开物》中,都有榨油机和榨油方法的记载。

木榨机

木榨机的制作工艺又是我国古代木器加工业的典范,由油鼓、鼓搭、千斤、锲子、精路等10大主件和托盘、钩听、门听、退脑、板尖、饼槽、油撞、马角支等24个附件组成,辅以竹环、蒸籽锅、石磨、榨刀等32种配件。木榨机及配件的制作发明都取材天然,巧夺天工,也无不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丰油木榨生产技艺深得“南方榨”技术之精髓

通过选料、车籽、炒籽、磨粉、蒸粉、结草、铺粉、圈饼、踩饼、压饼、上榨、插楔、撞榨、接油、沉淀、缸醒等16道工序多个流程,每道工序、每个流程都靠师徒口传心授,心领神会,很难为现代技术所替代。

手工木榨油工艺流程

炒籽


  将干净的油料籽倒入土灶上的斜锅内翻炒。斜锅建造与农家锅相似,锅比较大,30度倾角放置,烧木材或煤,灶面离地约1米。烘炒是一道十分讲究火候的工序,炒的火候和温度直接影响出油率和质量,火太猛籽粉容易烧焦,火太文水分不能完全散发,有经验的油匠师傅们总能炒得松而不焦,香而不腻,恰到好处。

粉碎

 

 榨油原料炒好后倒在晒席里摊凉,待其冷却后进行粉碎,一般需要经过2至3遍反复碾轧才能磨成细粉。

磨轧的粉料越细出油率越高,传统的粉碎工具是石磨或者石碾子。推磨时要紧紧抓住推把横木,弧形推拉。有经验的师傅在推磨时用巧劲,用力均匀,否则要么推不动,要么磨出的粉不均匀,影响出油率。

蒸粉


  蒸粉用的蒸笼是专用的,外形如蜂筒,用时架于锅台上,笼屉内铺垫棉包袱(隔粉,方便收提),把炒后粉碎的粉料倒入其中,蒸锅下不停地加火升温,蒸熟蒸粘。蒸粉也是一道十分讲究火候的工序,蒸的火候和温度直接影响出油率和质量,火太猛粉容易烧焦,火太文水分不能完全散发,有经验的油匠师傅们总能蒸得松而不焦,香而不腻,恰到好处。

铺粉

先在地面铺一方棉布,上放铁环(或竹环),将早稻草结铺在铁环内,作为包饼底衬。粉料蒸好后趁热倒进铁环中。以榨油茶籽为例,一般每50公斤分包12块饼。铺粉要厚薄均匀,便于踩饼。

压饼


  包饼完成后,将一榨24块饼叠放在一压饼机上,两名师傅一前一后上紧压束,并不断调整饼块厚度,直至将24块饼压平压实为止。如果饼块压不实上榨时就容易崩散。

上榨

上榨就是用上榨刀将做好的粉饼一块一块沿饼槽精路整齐地码放在主榨的榨河内。上榨前先用肚盘固定木榨,再上油饼,三上草盘紧挨着油饼草,四上打盘、托盘便于打油,五上钩听钩住油鼓,六上耙听固定底盘,七上退脑为退榨作准备,八上档栓固定退脑,九上老鼠固定挡栓,十上四方听逐步缩小油槽多余空间,十一上行听固定所上物件,十二上关门固定悬听,十三上关门芯加固关门,十四上板尖试撞出油,最后上大尖撞油。安放木楔(俗称“家伙”)时一人在前面不断增加,一人在木榨后面掌握和调整铁箍的距离。木楔分两排,一排胀紧则另一排松掉,再胀再松直到把这24个粉饼全部上完为止。

插楔

撞油


  就是依靠人工推动木撞,靠木撞的重力把榨河内油坯饼中的油脂榨出来,俗称“打油”。在作坊里,撞槌打油的场面最精彩:屋梁下横吊着一根水桶粗细、长约5米多的大圆木,头上戴了“铁帽”,就成了撞槌。撞油时,师傅三晃一撞,利用荡起的惯性力向着油槽加进的楔子撞击,一榨要撞0多次,晃动达多次,撞撞停停间还要随时添加楔子。

接油


  随着楔子加入和不断撞击,在一阵阵粗犷的打榨号子声和一声声沉闷的撞击声中,*亮醇香的木榨油便顺着榨槽漏孔流入盛油的器皿中。油桶接满油后,将油倒入一个大缸内。

点击原文进入丰油木榨商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木榨油传统工艺舌尖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