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在老家(河南省内*县宋村乡屯东村)读的小学,小学的名称叫“屯东小学”。还记得刚入小学时情景:斜挎着母亲用各色碎布头拼接在一起的小书包,一只手抱着一个小板凳,一只手拉着母亲的手,蹦蹦跳跳的向学校走去。(图片来自网络)
小学校园北面是一排低矮的蓝砖瓦房教室,东边和南边是村民的院落,西边是矮矮的围墙和简陋的校门,几棵老榆树让光秃的校园略显生机。教室的空间很小,土地面上是一排排所谓的课桌,其实是两端由砖泥砌成的长宽约一尺有余、高约两尺的墩子,上面平放一块约三四公分厚、宽约一尺多点的木板子组成,我们将自己的小板凳(或者是草墩子),放在老师指定的位置,这便是供我们学习的地方,记得一块木板能供七八个孩子伏板学习。由于木板供学生使用的时间长了的缘故,板面被磨的特别光滑。教室里除了桌凳和学生,再有就是教室前后墙壁上两块水泥打底,墨汁抹面的黑板了。最难熬的就是夏天和冬天。夏天,即使所有的门窗上没有任何挡风的东西,热的也是汗水直流。没有风扇,聪明的我们就用废纸自制小扇子给自己带来一丝凉意。冬天,老师用厚一点的纸或纸褙子糊严了门窗上空格子,虽然暖和了些,由于没有取暖设施,依然觉得寒冷。当时取暖的方式至今难忘,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看到孩子们冷了:都缩起了脖子,将小手放在小嘴边哈着暖气儿,就让我们站起来一起在地上跺一阵脚,再用力搓搓手。跺脚时,沉闷的声音振得窗棂在颤抖,教室里顿时尘土飞扬,我们捂着鼻口继续用力跺脚,阵阵温暖流入我们心田。冬天的课间,我们大多是在太阳下做“挤墙根”的游戏。在那个年代的课堂真的没有什么特色,更没有先进的教学设备,只有可敬的老师对我们的谆谆教诲。虽然如此,小时候的我们并没有感觉到艰苦,留下更多的是童年的快乐,简陋的教室里每天都会飘出朗朗的读书声。(图片来自网络)
九十年代初,我的中学生活也是在老家度过的,当时的名称叫“宋村乡西屯中学”。校舍面积比小学大多了,也多了一些杨柳和花草,不过教室和办公室大多数依然破旧,只有校门右侧两座普通砖瓦房教室是新建的。校园里通往教室、办公室、厕所的道路,都铺了约一米多宽的砖面路,这算是硬化了路面吧,比起小学时,每逢雨雪天气处处泥泞好多了。教室里也是砖铺地面,但是遇到雨雪天气,同学们还是两脚沾满了泥。坐在自己从家带来的高木头板凳上,将鞋底上的泥在凳子或课桌的横称子上用力的刮下来,顿时座位下面及周围便成了泥巴的世界。这一阶段的教室门安装了玻璃,可谓窗明几净。课桌亦成了木头课桌,两人一张课桌。教室里也安装了两个灯泡,不过那时亮的时候不多。那时候,冬季取暖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每个教室里都建造了一个煤火灶台,烧的不是煤球,而是用煤和特定的土按比例和成的煤泥,取暖的时候就用铁钎(方言:火捅)在炉中煤泥上扎开一个眼,不一会功夫火苗便从煤眼中窜了出来,整个教室便不再寒冷,只是煤烟味有点重,时间长了让人觉得头晕。中学时的操场是学校外面的一块空地,也是一块麦场。每天早上全校师生都在这里跑步,却成了乡村早晨的一道风景。中学时期开设的课程多了,觉得中学时代的生活特别充实。不过,在这一时期,还是没见过任何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仍然是老师耐心的讲解。(图片来自网络)
最难忘的是在学校上晚自习,当时的电资源紧缺,教室里仅有的两个灯泡很少亮起,我们大多是自制照明设备——洋油灯:一个空的玻璃墨水瓶,在瓶盖上用烧红的铁丝烙出一个合适的圆眼,然后取一个架子车轮胎上的气门芯铁箍安装在瓶盖上的圆眼中,再取一点棉絮搓成细长条状放进气门芯铁箍中,稍稍露出一点棉絮头,接着在墨水瓶里倒进羊油,并将棉絮条用油浸湿,便大功告成。在自己制造的照明设备下进行学习,真的很用功,很珍惜眼前的光亮,不过,每当在洋油灯下学习的时间长了,鼻窝处都被油烟熏成了黑色,我们还相互戏称对方“小日本胡子”,并且一咳嗽经常会吐出恶心的黑色痰液。中学时代,虽然各方面的学习条件比小学好多了,但现在想起来更多的还是简陋。不过,这一时期,作为中学生的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想,都在为着理想发愤图强,也就感觉不到了任何的苦难,有的只是学习生活的充实和心中美好的希望。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我从河南省滑县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家乡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二十余载,更加切身体验到了家乡教育的飞速发展。(宋村乡第二小学提供:整洁的教室)
一九九五年我刚从事教育工作时,学生仍然需要从家里带凳子上学,后来国家给学校配备了能够升降的桌凳,学生再也不用从家里自带凳子去读书了。小学合点并校更加集中了优势教育资源,更好地促进了家乡小学教育的发展。一排排整齐的教室坐落在校园中,虽然都是砖瓦房教室,却已宽敞明亮,近几年,大多数学校也都建起了漂亮的教学楼、办公楼等,硬件建设大大缩短了城乡差距。现在不仅校舍标准、优美,而且每所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打造了“一校一品”。家乡的每所学校真真切切的实现了“五化”:绿化、硬化、美化、净化、文化,每所学校犹如一处美丽的园林,师生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快乐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孩子们在此既求了知,育了德,又美了心。现在中小学教师办公室都安装了空调,中小学教室都安装了风扇或空调,孩子们再也不会因炎热或寒冷而影响学习了,再也不会担心因煤烟味太重影响健康了。记得读小学、中学的时候很羡慕老师家的孩子不用缴学杂费,随着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的高度重视和对农村困难群体的亲切关怀,从年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家庭学生实行“两免一补”*策,既为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免除杂费,并给寄宿生补助一定生活费。年开始不收学费、杂费,年秋季,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免交学杂费的同时,还免收教科书费,从此,家乡的孩子们告别了上学缴费的时代,并且现在各项教育扶贫资助*策,给家乡的贫困学生送去了*的温暖。(宋村乡第二小学提供:信息化教学)
家乡的孩子们也逐步接触、认识、熟悉了多媒体教学,原来全乡只有我所在的宋村乡一中配备了一个电脑教室,仅有30台电脑,这可是全乡教育的一件大喜事。现在家乡所有学校都实现了现代化教学,教师办公时人手一台电脑,并都实现了班班通网络,班班都使用了电子白板,全乡还组建了一个远程录播教室,各种现代化的教学设施应有尽有,不仅活跃了课堂,更开阔了孩子们的视野。家乡教育还有很多变化,如所有学校各种体育健身场所、器材应有尽有,所有学校使用上了安全放心的纯净水,每所学校建有大藏书量的图书室,所有学校阳光大课间更是每校一景,所有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都在飞速提升……(宋村乡第二小学提供:教学楼)
家乡教育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乃是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其中的每一个发展,每一个变化,犹如一首首美丽动听的歌儿飘回荡在农村大地的上空,激励着人们在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阔步前行。(年9月9日)作者简介:王章庆,河南内*人,教育工作者,爱生活,喜文字。作品散见于《安阳广播电视报》、《安阳日报》、《河南教育文摘周报》、《内*文化》。《麦浪里的回忆》等多篇文章登录于“学习强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