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花荟
插花、茶道、古陶瓷鉴赏
本次公号分享内容经草花荟编辑与精选,转载节取自任所长于草花荟的“瓶花史”讲座。感谢任所长对于瓶花的研究及分享。本文图研究资料归任所长所有,未经同意,请勿转载。
文图:任志录(深圳市文物考古鉴定所所长)
瓶花最早源于埃及,后希腊、罗马发扬之,随着希腊化进展,瓶花传至印度,随佛教入中国。所见资料显示,中国瓶花肇始于南北朝,完备于晚唐,兴盛于两宋,明清达到顶峰。但研究者应注意到瓶花之制又可分为两端,一是供养之花,以供养佛、神、祖宗,二是观赏之花,即是纯粹赏玩。由此引发两种花瓶,一是供瓶,二是赏瓶,这是前贤未曾留意发挥者。
厅堂堂瓶
所谓堂瓶(厅堂花瓶),与斋瓶相对而言,是陈设于厅堂上增加气氛的瓶花,或陈设于桌上,或摆设于地面,或单个出现,或成组出现。
厅堂、祭坛、供案等处的瓶花,其特点是:
第一:形制趋大型化;第二:成组成对;第三:花形讲究对称、富丽堂皇。
供养之花与堂花的差异从供瓶在南北朝出现之后,主要使用净瓶插莲花,盛唐始见成对成组的花瓶,不但使用于供养,至少在北宋时期就开始使用于供养或厅堂,一般是专门制作,或者使用酒瓶。
从厅堂花瓶的情形看,均设于大厅的堂中高处或屏风两侧,或墙壁高台之上,而且会成对、成组出现,瓶式也大多有双耳。插花主要选取花头大叶子大的花种,首选莲花、牡丹、芍药等,形状要求高大对称,追求的是繁盛吉祥。这些均与节庆、祝寿、祭祖有着某种关联,而中国的所有节庆均与敬神祭祀、迎娶有关,所以在广泛意义上应与宗教、尊重有某种联系。而凡是这种瓶花,成组、成对,均归入瓶供之花。
从图像和实物看,所用瓶式与供瓶几乎完全相同。所以应该理解为厅堂瓶花是佛寺供瓶的延伸,也是其用途范围的扩大。供瓶与堂瓶的最大不同是北宋以前,供瓶或持于手中,是对神佛的供养,北宋开始,瓶花与香炉搭配,一般也较小;而堂瓶则是置于堂上,没有香炉之设,而且形制趋于大型化。按历史朝代来看堂瓶的演变:
北宋堂瓶
宴会陈设
北宋时期所见以宋徽宗绘制《文会图》最为有名,瓶花陈供于宴会案上,花瓶为长颈鼓腹式样,口沿部不清楚。
北宋堂瓶-撇口直颈瓶
出土实物中见有年江阴泗州大圣塔基出土景德三年(年)影青点彩瓷瓶与此相似,这种瓶还见有至道元年(年)山西北宋佛塔地宫出土瓷器、河北定县净志寺塔基、浙江瑞安北宋慧光塔的琉璃瓶。从出土实物看,这种瓶均出土于佛寺地宫,看来是作为厅堂瓶和供瓶两种用途。
、
室内陈设:撇口细颈鼓肩修腹瓶图像资料有河北宣化辽天庆六年(年)张世卿墓壁画。东西壁各有五瓶花,瓶花陈设于厅堂壁上,还见于李公麟《孝经图》,花瓶陈供于地面。花瓶式样为撇口细颈鼓肩修腹式,与上述供瓶中的同类瓶相同。这两幅图像均为厅堂,看来撇口鼓肩修腹瓶不仅是作为厅堂瓶,也作为供瓶。
室内陈设:罐式瓶
图像资料有河北宣化辽大安九年(年)张匡正墓壁画,两罐花陈设于大门两侧,鼓腹圈足,瓶口不清。辽代墓葬中出土有大量的鼓腹罐,看来至少其中一部分也可以用来插花。
以下为河北省宣化辽墓出土
室内陈设:敞口鼓肩瓶这种瓶花成组出现于墓壁,似乎昭示了人间墙壁之上的组花。这组瓶花有四件,内插牡丹等花卉,瓶为喇叭形敞口,鼓肩,斜直收腹。
这类花瓶的出土实物见有合肥墓葬的紫金釉瓶,该瓶瓶壁上有金彩描绘的莲塘小景图,还见有婺原靖康二年(年)汪路妻张氏墓出土黑釉*斑瓶。
金代和南宋堂花
金代和南宋供瓶的变化,表现为厅堂花瓶出现,可见的图像资料是墓葬壁画或砖雕,这反映了同时期的人群生活风俗。
室内花几陈设:玉壶春瓶
图像资料见有山西汾阳金墓的东南壁和西南壁的两幅砖雕,玉壶春瓶均成对陈设于大门两侧,一瓶花为牡丹,一瓶花为百合,底座为高脚,腿为“S”形,花瓶为撇口、细颈、胆式腹,为典型的金代玉壶春式样。这种瓶多见于金代或南宋墓中,出土实物数量较大。所以这种瓶式即作为厅堂花瓶,也作为供瓶。
南宋绍兴二十年年花瓶,江西省余干县博物馆藏。
室内陈设:细短颈瓶形状为梨式或鼓起式腹部,短颈,撇口。图像资料见有四川仁寿县古佛乡南宋宝庆元年(年)墓的石浮雕一对瓶花,设置于门的两侧。
所见出土实物仅见于窑址资料,有浙江慈溪市寺龙口窑址出土的细短颈撇口形青瓷浅刻花瓶,报告整理者将其分在第六层,时代在南宋初;及河北观台窑址出土的短颈撇口形白釉划花瓶。
室内陈设:大小花口瓶瓶为花口,鼓肩,修腹,下腹部为凤尾式,有些腹部为瓜棱,这种瓶均为成对出现。图像资料见有山西汾阳县M2的窗户两侧设置瓶花,瓶插牡丹,瓶下设高脚座,座腿为“S”型,瓶形为花口,瓜棱。另见有稷山县化峪村M2、M5和马村M6的墓壁砖雕,瓶花均置于门两侧或四壁墙上,瓶插牡丹,瓶为花口瓜棱。与这种花瓶完全相同的实物出土较少。
河南金墓瓶花图10幅,河南郑州博物馆楼下私人博物馆藏。
室内花几陈设:花口或卷口鼓腹瓶
花口瓶一般器形较大,有高达90厘米者。这种瓶北方多见,山西、河南、河北、耀州窑都有生产,景德镇、浙江、四川也有大量发现。年,大定二十九年正月焦作电厂金墓出土。
图为:金代扒村窑长颈瓶上海馆藏,高约50厘米,法国集美博物馆藏。金代磁州窑长颈瓶邯郸馆藏,高20.5腹径12厘米,法国集美博物馆藏。“花瓶刘家造”铭,高90厘米,美国堪萨斯纳尔逊博物馆藏。白地黑花长颈瓶,13-14世纪,高88.9厘米,西亚图美术馆藏。
南宋皇家堂花
在不同社会层面,花瓶的使用当然有别,皇家花瓶的使用,见南宋《乾淳岁时记》:在节日庆典上,“间列碾玉、水晶、金壶及大食玻璃、官窑等瓶,各簪奇品,如姚魏、御衣*、照殿红之类几千朵。”
端午节时,“又以大金瓶数十,遍插葵、榴、栀子花,环绕殿阁。”《西湖志余》载淳熙六年太上皇大寿之时,“采(牡丹)数千朵,插水晶、玻璃、天青、汝窑、铜瓶中。”
“又独设沉香桌,列白玉碾花商尊,高三尺,径一尺三寸,上插照殿红十五枝。”这里的皇家花瓶涉及到玉、水晶、金、玻璃、古铜器、汝窑、官窑、天青等,而且以此可达数千多花,可见其规模之大,其用瓶之多。这些花瓶已经为图像和实物所证实。这里均指的的是堂花。
元代的堂瓶
从所见图像资料看,堂瓶多陈设于地面或方桌上,单个或成组出现,从实物看多为成对出现。
北宋时期开始的祠堂或佛前三供:两瓶一炉,一直流行至元代,已经成为一种风尚,并且在元代后期出现了两瓶两烛台一香炉的五供。
室内花几陈设:广口粗颈双耳瓶
济南柴油机厂元代砖雕壁画墓北壁上一幅瓶花图,门的东西两侧各设一花瓶,置于红色的圆座之上,西侧瓶中插牡丹,东侧瓶中插荷花,瓶为广口双耳,弧腹从花瓶与门的比例看,瓶形较大。这一幅图的使我们懂得元代的这种成对的双耳瓶均应为花瓶。
与此瓶相应的就是英国大卫德藏最著名的元至正青花瓶,其铭文明确标明为花瓶。与此类花瓶相近的还有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出土元至大二年()年钧瓷双耳连座瓶,高58.3厘米。该瓶出土时也应为一对,一件残,应为花瓶。
厅堂陈设:敞口粗颈鼓肩瓶
所见图像资料有陕西蒲城洞耳村元代壁画墓堂中夫妻并坐图,屏风两侧置一对瓶花,右侧莲花,左侧牡丹,花瓶位于两张方桌之上。瓶为广口,喇叭形敞口。与此图相同的还有西安韩森寨元二十五年(年)壁画墓,门两侧设置成对花瓶,花瓶位于地面,瓶形为敞口粗颈鼓肩。这种瓶还成对设置于屏风之前。
实物中所见这类瓶较多,与上述敞口供瓶相同。呼和浩特市白塔村元代古城出土的一对龙泉青瓷瓶,高45.7厘米,是出土的成对花瓶,另外英国大卫德基金会藏元代泰定四年年牡丹纹瓶,根据铭文看也为成对的花瓶。
室内陈设:玉壶春瓶
这种玉壶春设置于厅堂之上,与上述元代作为供瓶的形式相同。见有淄博市临淄区大武村至正十七年(年)墓,墓内壁西侧一组瓶花图,瓶形即为玉壶春瓶。
庭院瓶花:粗颈修腹瓶内蒙昭蒙赤峰三眼井元代壁画墓中有一幅庭院瓶花,花瓶置于小方桌之上,瓶插牡丹。瓶为敞口,短颈,弧腹。瓶花设专门小方桌,位于房子之外,绝非随意摆放,这张图意味着元人对瓶花的讲究。
室内陈设:双耳瓶济南市元墓壁画
地面陈设:罐状瓶花
从壁画看应为一对,大花大叶,瓶为大口圆腹。这种形状的胡瓶表明元代对花瓶使用的随意性。未见实物出土。
五供的出现:元后至元六年金刚经注
两瓶两烛台一香炉的“五供”。
明代堂花
明代的堂瓶基本基本继承了元代的做法,成对或成组出现。明代堂花种类很多,愈趋民间化,大瓶,带耳,袁宏道以为不入清供。不再赘述。室内陈设:撇口粗颈鼓肩瓶郑州明代嘉靖年-年墓壁画
龙泉青瓷瓶,年万历二十二年南阳明代武略将*墓出土
室内花几陈设:双耳瓶
年万历二十二年南阳明代武略将*墓壁画
青瓷瓶。江西省永修县黎家山明正统九年年魏源出土。
室内陈设:直颈方耳瓶
王玺墓,瓶花六幅,为芙蓉、芍药、莲花和灵芝,年天顺八年四川平武明王玺家族墓。
宫廷堂花歌颂盛世太平
明代百子昌荣图
传宋钱选四季平安图台北故宫藏
方氏墨谱.明方于鲁编富贵春图
斋瓶小史在下集中分享。
“草花荟”
由东方文化研习者及爱好者于广州发起,以宋朝四雅“焚香、挂画、插花、点茶”为本,推广花道、茶道、礼仪等东方传统文化的机构。
草花荟插花研习课程
与四季随行,采用季节花材,教授以“草月流”为基本的东方插花艺术,它融汇了东西方插花风格,并将古老插花传统与现当代艺术相结合;倡导将插花文化回归到生活之中,通过插花来学习礼仪、提升个人的审美,回归传统,修身养性,正如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
东方插花文化公益讲座
草花荟将不定期开展插花文化公益讲座或公开体验课,让更多人了解插花文化的历史及传承,推广东方插花礼仪,体验茶、禅、花三者带来的心灵愉悦。
草花荟佛前供花基金
草花荟在一课室海幢寺教学的所有收入均为捐助收入,除去日常必要开支以外,将以最大限度的资金支持海幢寺恢复佛前供花的传统,寻回东方插花礼仪文化自寺院的源起,传承与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微博昵称:草花荟插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