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我想在一篇文章中将王维的三十几篇辋川诗写完,后来越写越多,只好分了春、夏、秋三个季节来写。所以在前面的两篇文章中,我们走过了“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的辋川之春,也感受了“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鹂”的辋川之夏,还学习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写作技巧。接下来,我们一起领略一下“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的辋川之秋。
秋天是一个山寒水瘦的季节,此时的辋川亦是如此。王维闲来无事又在和道友裴迪喝酒论道,喝到日落西山,只见远处寒山在暮色中愈加苍翠,秋水终日潺湲不息。他们起身走到柴门外,临风远眺,渡头落日余晖,村上炊烟初起,这个时候裴迪已经喝醉了,像春秋时期的楚国狂士接舆一样,在他面前纵情高歌。
此刻的王维,觉得自己像陶渊明远离尘嚣,悠闲自在。于是将当时的情景写了一首诗送给裴迪,便是我们很熟悉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王维在新搬来辋川的时候,还一度因为看到门前的古木衰柳而感叹人事变迁,触景生悲。他想到之前住在这里的古人,又想到以后还会有人来,这种长江前浪推后浪,后浪死在沙滩上的悲凉徒然而生,写下了《孟城坳》:“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
在王维的辋川别墅前面,有一条小路两边种了高大茂盛的槐树,常年树木掩映的阴凉之下,路上长满了绿色的青苔,王维时常会安排家童去打扫,因为怕山里的僧人过来不好走。为此他写了《宫槐陌》:“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
闲来无事,他爬上不远处的华子岗,看到飞鸟在山岗上回旋飞翔,秋色连山延绵不绝,山色苍莽,下山途中,他又不油生出满心惆怅。写下《华子岗》:“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岗,惆怅情何极。”
在路边,他看到一个水池边的几棵茱萸上挂满了红色的果实,像花开一样鲜艳,他想如果有客人来这山里了,可以用这个泡茶喝。为此,他也写了一首诗《茱萸沜》:“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
走着走着,他来到一个叫木兰柴的地方,这个时候天又快黑了,太阳的余晖照在秋山上,山间的小鸟从眼前飞过,天边的霞光依然明朗,傍晚山间的雾气在林中缥缈不定。王维于是在本本上记下《木兰柴》:“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
回家的路上,他又看到路边的木芙蓉在溪涧边的空林中独自开着,这些花开在深山之中,那么鲜艳夺目,却无人欣赏,而是在季节中自开自落,也许就像这辋川的樵夫渔父,悄无声息地过完自己的一生,也许这就是人生,最终都是归于寂静无声。突然一种巨大的虚空之感袭来,于是他又写了一首《辛夷坞》“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不知不觉,他又走到了一个叫鹿柴的地方,这里也是空无一人,但是已经听得到树林里人说话的声音,四面环顾,还是只看到一片空空的树林,只见斜斜的夕阳穿透厚厚的树枝照射进来,照在树底下的青苔上,这种寂静突然之间更为具体,就像是那一缕可以触摸到的阳光。在此,他写下了意境空灵幽远的《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在他家附近有一个花椒园,他在经过的时候,想起屈原《楚辞》中写的那些乔木和香草,桂酒、椒浆、杜若在屈原的《九歌》中都有写过:“奠桂酒兮椒浆”、“采芳洲兮杜若”帝子、云中君也是屈原诗中的湘夫人和云神,王维将这些意象串联起来,写了一首《椒园》:“桂尊迎帝子,杜若赠佳人。椒浆奠瑶席,欲下云中君。”
他又经过一个叫栾家的地方,突然下了一阵秋雨,浅浅的溪涧中石头上水流湍急,水石相激,浪花四溅,此时的白鹭也被这场雨惊飞而去。王维就把这个地方叫做《栾家濑》:“飒飒秋雨中,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白鹭惊复下。”
王维虽然在辋川独居从来没有传过绯闻,但是他住的地方还是见得到美女的,只是我们的大诗人丧妻之后真的是一心修佛,大概是“取次丛花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在辋川别墅附近湖边有个白石滩,湖水清浅,绿蒲葱茏,住在东西两岸的美女,常常会在月色明朗的夜晚到白石滩上来洗衣服,想必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可见于王维的《白石滩》:“清浅白石滩,绿蒲向堪把。家住水东西,浣纱明月下。”
在这11首辋川之秋的诗歌中,秋天的宁静、空灵让诗歌更多了一种意境深幽的禅境,这些诗大多纯粹的写景,而有意地把人给排除在外,但不管是“无人”,还是“不见人”,其实又句句都在写人,写人在自然中的一种生命状态。王维隐居在这终南山下,就是为了躲避纷繁的世人,但是他始终无法逃避的是自己,所以在这里除了山僧和道友,他只有跟自己对话,而所有的写景,都是他与自我的一种交流和沟通。
在这种交流中,其实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更加宁静、从容、自由、空灵却又始终带有一丝惆怅和悲凉的诗人。因为他始终不是彻底的隐居,而是半官半隐,在入世和出世之间,他在寻求一种平衡,但同时也是一种撕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