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是王维的艺术特色,究其成因,离不开一个静字:主体的静、画面中的静以及最终所达到的静感效果。
在对王维诗歌的阅读中,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其诗中所表现出的那份宁静的美感,可以说,静为王维诗歌的重要特色,陆侃如、冯沉君也曾经指出静是理解王维诗的钥匙:“唯其他能静,故他能领略到一切的自然美”,而静也是王维诗中有画形成的关键因素。
邓乔彬曾经指出,诗歌的发展“势必使之从侧重于由内向外的情感抒发,转为由外至内的感觉体验,而侧重感觉,则正是绘画的主要特征”。也就是说,诗歌向绘画的靠近,正是在其从对感情的抒发转变为感觉的体验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那么,这种主体抑制内在强烈的感情,而让外物进入视野及心中的艺术生成方式就成为诗中有画效果形成的主体心理基础,这就是主体的静。
因为内心平静,所以能对外物作静观,从而形成诗中有画的静态效果。下面小编就从诗歌效果出发,从技法上去考察王维诗静效果形成的原因。
王维诗中有很多直接写“静”的句子,单单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就能够看到王维描写静境之频繁、技法之高超。首先,王维通常将所写景物放入深、远、空、旷之背景中加以描绘,以表现其中的静谧之美。在其诗句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深巷”、“深林”、“远村”、“远山”、“空山”、“空林”、“野旷”等词汇,给我们带来深静之感。
其次,与这种描绘手法相映成趣的是,背景中的景物多出现“疏”、“细”等词汇,如“疏柳”、“疏桐”、“疏钟”、“细柳”、“细枝”等就是经常使用的意象,诗人善于用偏于荒凉的景象来衬托静。
再者,王维总是把景物所处的时间设定在秋日的傍晚或夜间,时常与“落日”、“斜晖”、“月光”相伴出现,以烘托景象的宁静。
在以背景刻画环境清幽而显出“静”的诗歌中,王维的《辛夷坞》可谓是写得最精妙的: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沈德潜评价为“幽极”。首先,诗人描绘了深山之中辛夷花的花开花落,其景致本身就显得极幽美。而且其语言的自然也是形成意境“幽”的重要原因。更重要的,诗人将辛夷花凝缩在“木末”(枝头)这样的位置,放在寂静无人的空山中。
此处虽然未点明空,但实已暗含空意;而且“坞”本来指四面高而中间低的谷地,此处诗人将背景从谷地延伸至整座山中,亦可见其用意。
将“发红萼”这样对开花细节的描绘放入“山中”这样相对阔大的背景中,正与王维其它诗歌的描绘手法一样:将背景设置得极远极深极大极辽阔,而将其中的事物表现得极细小极疏落,这种大与小以及质与量上落差之悬殊,使得此中时间的流动显得非常缓慢。在这种时间被钝化的领域里,辛夷花从“发红萼”到“纷纷开且落”,也就没有平常所感觉到的时间过程那么强烈的变化。这种时间上的平静感,带来的是情感上的相对平静,我们似乎没有强烈地感到花开花落所伴随的那种伤悲。
另一方面,如此空旷寂静的环境中,花的坠落似乎让我们看到了其片片掉落的状态,听到了其落地时的声响,这些像电影慢镜头一样呈示在我们面前,在放慢时间效应而增强空间功能的同时,给我们带来了更鲜明的视觉图像感。
《竹里馆》也是如此。“独坐幽草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从孤寂的人物开始着笔,将其设置于“深林”之中,更以最后的一抹光照给全篇带来深幽之意蕴。
诗人不但极尽渲染客观环境的清幽与安静,而且在主观情感上也总是掂出“闲”、“静”等词来表现主体的闲静之情,如“闲居日清静”、“人闲桂花落”、“晚年惟好静”、“我心素以闲”等。在这种主观情感的观照下,客体景物也带有了闲的特色,如“青簟日何长,闲门昼方静”,“深巷斜晖静,闲门高柳疏”等。
除了这些直接写静的方法外,诗人还总是通过各种感觉的调动来让我们感受到诗中的静。如通过偏于冷、寒的感觉让人静下来,在其描写中天可以寒,山可以寒,谷可以寒;川可以寒,林可以寒,水、潮、泉可以寒;郊野与平原可以寒,日光、月光可以寒,连草、灯、烟等都能给人带来寒意,可见其以寒写静的范围之广。
大量通过感觉来表现静的手法运用可以说是王维诗歌的独特创造,我们可以通过与陶渊明的比较加以阐明。从陶渊明诗歌所创立的意境中,我们虽然也能感到静,但更多的则是悠远闲淡之情,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抚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等,这种静总是带着些许暖意,与王维刻画的静不同。
这一方面与二者创作手法或者语言运用等密切相关。因为陶渊明本身所写诗歌多为田园诗,而不像王维的诗歌多与山水有关。以田园为题材的诗歌能够通过人物或生活场景的塑造表现出更浓的人间温情,便不太可能形成如同王维意境中所描绘的冷静感觉。
当然,另一方面,陶渊明描绘手法及语言都显得更加随意与冲淡,表现的是一派随意、洒脱、自然、和谐的情怀,而非十足的沉静与自省。这样的诗句与景象在王维诗歌中也有,如“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等,但不是主要特色。
诗人还通过颜色来写静,通过对深绿等色彩的描绘让人感觉出静意,这样的诗句如“绿艳闲且静,红衣浅复深”,“色静深松里”,“日色冷青松”等。王维对青、白、绿等颜色的运用,不但使人感受到这些冷色调所带来的宁静之感,而且还能够通过这些颜色的相互搭配表现出一种清净之感,进而产生内心的平静。
此外,诗人还经常通过对“清”等词语的运用表达一种清净进而宁静的感受。“清川”、“清流”、“清泉”、“清江”、“清源”、“清溪”、“清波”、“清山”、“清镜”、“清昼”、“清月”、“清风”、“清歌”、“清响”、“清夜”、“清寒”、“清净”、“清静”等,在为数不多的所存诗歌中竟然有五十多处用到了“清”,可见其偏爱的程度,无怪乎后人对其诗评价为“天机清妙”、“清腴”等。
诗人也通过“净”给人的无尘无物感觉来写静,如“秋天万里净”、“天寒远山净”、“寒迥山河净”等。或者虽未直接表明“净”,但以色彩的明净来表现洁净之感,进而衬托出环境的清幽。